拜仁和德利赫特谈妥税后12m年薪 与尤文的差距在2000万以上
这篇报道中提到,拜仁总监萨利哈米季奇昨天在都灵只停留了三个小时,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闪电战”,他在离开时表示自己“一直很乐观”,但事实上拜仁开出的第一份正式报价并未打动尤文管理层,萨利近期还会再次重返都灵城进行谈判。 昨天参加会谈的三方代表分别为:拜仁 体育 总监萨利哈米季奇、拜仁技术总监内佩,尤文副主席内德维德、尤文CEO阿里瓦贝内、尤文总监凯鲁比尼,以及德利赫特的经纪人、拉伊奥拉的昔日合伙人皮米恩塔。 谈判一共持续了三个小时,拜仁提供了一份6000万欧元固定转会费+浮动奖金(总价最高7000万欧元)的官方报价,尤文立刻表示了拒绝,目前尤文要求的固定转会费不低于8000万欧元(外加浮动奖金),这意味着双方的差距至少在2000万欧元以上。 不过拜仁已经与德利赫特达成一致,这可能成为转会谈判的变量,拜仁为德利赫特提供的年薪约为税后1200万欧元,荷兰人早就选择了拜仁作为未来目的地,与此同时英格兰俱乐部们目前则处于观望态度。 (虎扑)

尤文和拜仁谁最强?
要是以前尤文毫无疑问是比拜仁强的,但经历“电话门”尤文元气大伤,现在的拜仁招兵买马,买来众多大家都熟悉的可怕人物,克洛泽,托尼,里贝里,等球星,两队现在都没有得到下赛季的欧冠所以不好下结论,虽然在以往两队在近些年的交锋历史上尤文比拜仁强但是现在不好说

拜仁和尤文的实力哪个强
拜仁会强一些,主要是意大利经济疲软,球员收入不高,所以好球员都外流
拜仁和尤文两者都是联赛的领头羊和霸主,相比来说拜仁的整体实力和战术配合意识和打法能强于尤文,都是传统豪门,尤其是拜仁的锋线令对手难防,所以拜仁感觉更强

全尤文:拜仁有意8000万欧引进迪巴拉,但尤文要1亿
虎扑5月28日讯 据意大利媒体全尤文的消息,拜仁有意出价8000万欧引进迪巴拉,据悉在罗贝里离队后,拜仁方面也希望迪巴拉能弥补他们的离去。 但报道称,尤文方面认为8000万欧不够,他们并不想出售迪巴拉,要会在1亿欧以上。此前迪巴拉本人和尤文总监帕拉蒂奇都接受了媒体采访,表示迪巴拉下赛季将留队。

德甲和意甲冠军,多年由拜仁和尤文制霸,英超连冠球队为何很少?
多年以来,拜仁就是德甲的代名词,尽管说近些年来欧冠战绩很是一般,但是所谓内战内行外战外行,近几年外战有点低迷。而近几年涌现出像大黄蜂多特蒙德,药厂勒沃库森还有莱比锡红牛包括沃尔夫斯堡等等,都是在第二集团包括第三集团徘徊,偶尔能给拜仁制造点麻烦,但是总觉得欠点火候。 尤文在意甲的位置虽然不如拜仁那么制霸,但是同理也是差不多的,好球员多数集中在尤文,尤文又愿意花钱,深厚且稳定的阵容配上好的教练,当然更容易出好的成绩,不过本赛季球队主教练换成萨里已经丢失了超级杯和意杯,本赛季意甲还有十多轮的情况下,尤文能否继续强势下去值得怀疑!拜仁、尤文在各自联赛的持续制霸,其实主要因为联赛其他对手和自己本身阵容优势来说很少有一个档次的! 而英超相对来说BG6之间的竞争力更大,相互之间的距离也更少,所以才导致英超很少出现连冠的存在!英超,虽然都不呈现顶尖强队的风采,但是因为水平相对平均,且都比较偏中上游水平,所以英超的整体欣赏度会很高。但是却缺少西班牙德比这样的超级强队对决的热门比赛。 在我的印象中,10多年前曼联夺得过联赛三连冠,英超还没有那支球队拿过联赛四连冠,因为英超俱乐部的管理先进,资金的投入恰到好处,球队之间竞争激烈。 为何那些富到漏油的大财团都去买英超球团就可以看出英超才是真正第一大联赛。除了竞争力,市场,还有不涉及政治,是五大联赛中公平的。由于公平竞争,大财团才会着手买。看西甲早年佛朗哥,近年巴萨输了加泰就要独立,那国家愿意分裂?意甲和德国的竞争力太差。所以大财团进入,又把英超像群雄夺宝,今年这支队有钱买人,明年又那支队买,造成的局面。 英超世界第一联赛无弱旅,联赛不是一家独大,有利物浦,曼联,曼城,切尔西,热刺,阿森纳,狼队众多的豪门球队在赛场上展开激烈的争斗,因为多支球队实力相当,不可能一支球队连续在多个赛季中夺冠。曼城联赛二连冠,本赛季卫冕失败,不出意外本赛季联赛冠军是利物浦,但下个赛季利物浦能不能卫冕不能确定,说不定下个赛季是曼联拿联赛冠军。
现在的足球世界是金钱说话,拜仁和尤文是德甲和意甲中财力最雄厚的俱乐部,其他俱乐部有了好的球员基本上都被挖走。但英超是五大联赛最吸金的联赛,各个俱乐部都属于盈利状态,都不缺钱,所以竞争很激烈。
英超连冠的球队很少主要是英超排名前6个队的实力都非常强,都有实力争冠。由于英超现在云集了世界最好的足球运动员,因此每个队都有拿得出手的球星,不会造成一家独大的局面。
就喜欢一家独大,自己看着过瘾!就喜欢看拜仁!冠军多多!
因为英超球队的对抗性更加强,而且英超球队买人卖人特别频繁。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62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