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参考模型特点及功能?
(1)物理层(Physical Layer) 物理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它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它主要关心的是通过物理链路从一个节点向另一个节点传送比特流,物理链路可能是铜线、卫星、微波或其他的通讯媒介。(2)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是为网络层提供服务的,解决两个相邻结点之间的通信问题,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数据帧。数据帧中包含物理地址(又称MAC地址)、控制码、数据及校验码等信息。该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校验、确认和反馈重发等手段,将不可靠的物理链路转换成对网络层来说无差错的数据链路。此外,数据链路层还要协调收发双方的数据传输速率,即进行流量控制,以防止接收方因来不及处理发送方来的高速数据而导致缓冲器溢出及线路阻塞。(3)网络层(Network Layer)网络层是为传输层提供服务的,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数据包或分组。该层的主要作用是解决如何使数据包通过各结点传送的问题,即通过路径选择算法(路由)将数据包送到目的地。另外,为避免通信子网中出现过多的数据包而造成网络阻塞,需要对流入的数据包数量进行控制(拥塞控制)。当数据包要跨越多个通信子网才能到达目的地时,还要解决网际互连的问题。(4)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传输层的作用是为上层协议提供端到端的可靠和透明的数据传输服务,包括处理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等问题。该层向高层屏蔽了下层数据通信的细节,使高层用户看到的只是在两个传输实体间的一条主机到主机的、可由用户控制和设定的、可靠的数据通路。传输层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段或报文。(5)会话层(Session Layer)会话层主要功能是管理和协调不同主机上各种进程之间的通信(对话),即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会话层得名的原因是它很类似于两个实体间的会话概念。例如,一个交互的用户会话以登录到计算机开始,以注销结束。(6)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表示层处理流经结点的数据编码的表示方式问题,以保证一个系统应用层发出的信息可被另一系统的应用层读出。如果必要,该层可提供一种标准表示形式,用于将计算机内部的多种数据表示格式转换成网络通信中采用的标准表示形式。数据压缩和加密也是表示层可提供的转换功能之一。(7)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应用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是用户与网络的接口。该层通过应用程序来完成网络用户的应用需求,如文件传输、收发电子邮件等。特点:(1)网路中各节点都有相同的层次;(2)不同节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3)同一节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4)每一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 (5)不同节点的同等层按照协议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作者:闵柯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31327310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网络发展的初期,许多研究机构、计算机厂商和公司都大力发展计算机网络。这种自行发展的网络在体系上结构差异很大,以至于它们之间互不相容,难以构成更大的网络系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开放互联OSI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将计算机网络分为7层,OSI参考模型只是一个理论化的模型,现在使用最成功和最频繁的互连协议TCP/IP参考模型是一种实际化的模型,它是以理论性的OSI参考模型为原型建立的。七层的OSI参考模型具体如下:1.物理层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相邻节点之间原始比特流的传输,它关心的典型问题是,使用什么样的物理信号(电信号或者光信号)来表示数据“0”和“1”。通俗的来说,物理层要做的就是使用怎么样的物理信号来表示数据。物理层常用的网络设备有中继器和集线器。2.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是在不可靠的物理线路上进行数据的可靠传输,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发送方把数据封装成帧的形式。该层作用的区域为局域网。通俗的说,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就是将数据以帧的形式进行传输。数据链路层的常用网络设备有网桥,交换机,网卡等。3.网络层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网络中主机间的报文传输,它对应的是网络主机到网络主机的报文传输。该层说到底还是数据的传输,只不过是网络中主机到主机的网络传输,它传输数据依据的是主机的IP地址。该层常用的网络设备有路由器,三层交换机等。4.传输层传输层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网络中不同主机上的用户进程之间可靠的数据通信,传输层是真正的端到端的连接。换言之,源端主机上的某进程是利用报文头和控制报文与目标主机上的对等进程进行对话。通俗的来说,传输层的实质也是传输数据,只不过它对应的直接是进程与进程之间的数据传输,它依据的是进程的端口号(比如WWW服务的端口号是80,FTP服务的端口号是21等)。5.会话层会话层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之间建立会话关系。会话层提供的服务之一是管理对话控制。会话层是一种与对话控制有关的令牌管理(就像是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一样,控制着哪个方向的车流什么时候通行,什么时候禁止通行),它相当于一个智能管家,对数据进行有序的传输控制。6.表示层表示层关心的是所传送信息的语法和语义。表示层服务的一个典型例子是用一种大家都能理解的标准方法对数据进行编码。简单来说,表示层就是对数据的解码,解释成程序都能理解的程序语言。7.应用层网络的目的在于支持运行于不同计算机的进程之间的通信,而这些进程则是为用户完成不同任务而设计的。应用层的功能就是将解码后的计算机程序语言表示出来,从而展示给用户,实现用户操作计算机程序的目的。
l 物理层:位于最低层,是传送信号的物理实体。它的功能是:通过机械和电气的方式将各站点连接起来,组成物理通路,以便使数据流通过。 2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所提供的数据传输电路的基础上,提供了一条无差错的数据链路。其作用是进行二进制数据流的传输,并进行差错检测和流量控制。3 网络层:处理报文分组,完成分组的多路复用和分组交换,以及通信子网络间的数据据传输。4 传输层:实现端点到端点的可靠数据传输。5 会话层:用于建立、控制和终止终端用户的实用进程间的逻辑信道的连接,并提供支持同步和管理应用进程间的对话服务,验证会话双方的身份,恢复下位层不呆恢复的差错。6 表示层:为用户应用进程提供了一系列统一的数据表示方式的服务,解决不同系统不同终端所用的信息代码和控制字符等的差异。7 应用层:直接为端点用户提供服务。七层模型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l 清晰性由于各层功能界线清楚,可使复杂的网络设计简化清晰。2 灵活性 网络中各层相对独立,修改了某层协议也不会影响系统的其他部分。不同层次完成的职能不同,每层只完成有限的功能,上层请求下层的服务,下层实现上层的意图。
多项选择题 OSI参考模型具有以下哪些优点?() A.OSI参考模型提供了设备间的兼容性和标准接口,促进了标准化工作。 B.OSI参考模型是对发生在网络设备间的信息传输过程的一种理论化描述,并且定义了如何通过硬件和软件实现每一层功能。 C.OSI参考模型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其采用了分层体系结构。分层设计方法可以将庞大而复杂的问题转化为若干较小且易于处理的问题。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参考答案:A, C

简述OSI模型中网络层在计算机网络通信中的作用、目的和解决了哪些技术问题及方法
网络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三层,介于运输层和数据链路层之间,它在数据链路层提供的两个相邻端点之间的数据帧的传送功能上,进一步管理网络中的数据通信,将数据设法从源端经过若直干个中间节点传送到目的端,从而向运输层提供最基本的端到端的数据传送服务。 网络层的目的是实现两个端系统之间的数据透明传送,具体功能包括寻址和路由选择、连接的建立、保持和终止等。它提供的服务使运输层不需要了解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和交换技术。 络层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寻址方式、交换技术、路由寻找、路由选择、连接服务、网关服务等。
网络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三层,介于运输层和数据链路层之间,它在数据链路层提供的两个相邻端点之间的数据帧的传送功能上,进一步管理网络中的数据通信,将数据设法从源端经过若直干个中间节点传送到目的端,从而向运输层提供最基本的端到端的数据传送服务。 网络层的目的是实现两个端系统之间的数据透明传送,具体功能包括寻址和路由选择、连接的建立、保持和终止等。它提供的服务使运输层不需要了解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和交换技术。络层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寻址方式、交换技术、路由寻找、路由选择、连接服务、网关服务等 你可以参考百度百科中的详细解释

如何简述osi参考模型各层主要功能?
osi参考模型各层主要功能如下:1、物理层功能:物理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它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2、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是为网络层提供服务的,解决两个相邻结点之间的通信问题。3、网络层:网络层是为传输层提供服务的,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数据包或分组。4、传输层:传输层的作用是为上层协议提供端到端的可靠和透明的数据传输服务,包括处理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等问题。5、会话层:会话层主要功能是管理和协调不同主机上各种进程之间的通信(对话),即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相关原则:OSI是分层的体系结构,每一层是一个模块,用于完成某种功能,并具有自己的通信协议。ISO将整个OSI划分成七个层次,划分层次依据以下五个原则:(1)网络中各节点具有相同的层次。(2)网络中各节点同等层次功能相同。(3)同一节点内相邻层通过接口通信。(4)同一节点内底层向高层提供服务。(5)网络中各节点同层通过协议通信。

OSI模型每一层的功能和应用
1. 物理层(第1层) 物理层并不是物理媒体本身,它只是开放系统中利用物理媒体实现物理连接的功能描述和执行连接的规程。物理层提供用于建立、保持和断开物理连接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过程的条件。简而言之,物理层提供有关同步和全双工比特流在物理媒体上的传输手段。其典型的协议有RS-232C、RS-449/422 /423、V.24和X.2、X.21bis等。2,链路层(第2层)链路层用于建立、维持和拆除链路连接、实现无差错传输的功能。在点到点或点到多点的链路上,保证信息可靠传递。该层对连接相邻的开放系统的通路进行差错控制、数据成帧、同步等控制。一般检测差错采用循环冗余校验(CRC)和窗口方式的流量控制技术,纠正差错采用定时器恢复和自动请求重发(ARQ)等技术。3,网络层(第3层)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数据链路层所保证的相邻节点间无差错数据传输功能,通过路由选择和中继功能,实现两个端系统之间的连接。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网络层还具有多路复用的功能。网络层规定了网路连接的建立、维持和拆除协议。不同的通信网有不同的网络层协议。例如,用于公共分组数据网的X.25建议已广为使用,X.25中的分组级协议是重要的网络层协议之一。4,传输层(第4层)传输层完成端开放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送控制。主要功能是端开放系统之间数据收妥确认。同时,还用于弥补各种通信网路的质量差异,对经过下三层之后仍然存在的传输差错进行恢复,进一步提高可靠性。另外,还通过复用、分段和组合、连接和分离、分流和合流等技术措施,提高吞吐量和服务质量。5,会话层(第5层)会话层依靠传输层以下的通信功能使数据传送功能在开放系统间有效地进行。其主要功能是按照在应用进程之间的约定,按照正确的顺序收、发数据,进行各种形式的对话。控制形式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类:1),为了在会话应用中易于实现接收处理和发送处理的逐次交替变换,设某一时刻只能有一端发送数据。因此需要有交替改变发信端的传送控制。2),在类似文件单方向传送大量数据的情况下,为了防备应用处理中出现意外,在传送数据的过程中需要给数据打上标记。当出现意外时,可以由打标记处重发。例如可以将长文件分页发送,当收到上页的接收证实后,再发下页的内容。6,表示层(第6层)表示层的主要功能是把应用层提取的信息变换为能够共同理解的形式,提供字符代码、数据格式、控制信息格式、加密等的统一表示。表示层对应用层信息内容的形式进行变换,而不改变其内容本身。7,应用层(第7层)应用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其功能是实现应用进程(如用户程序、终端操作员等)之间的信息交换。同时,还具有一系列业务处理所需要的服务功能。 采用TDM技术的电路方式仅完成物理层的功能。而X.25协议完成下三层的功能。帧中继协议的参考模型在用户终端除了完成物理层和链路层的功能之外,仍需实现数据通信高层协议的功能,但在网络上仅需实现低层功能。
OSI 的七层运用各种各样的控制信息来和其他计算机系统的对应层进行通信。这些控制信息包含特殊的请求和说明,它们在对应的 OSI 层间进行交换。每一层数据的头和尾是两个携带控制信息的基本形式。

OSI模型中网络层在计算机网络通信中的作用和目的和解决了哪些技术问题及方法
介于运输层和数据链路层之间,它在数据链路层提供的两个相邻端点之间的数据帧的传送功能上,进一步管理网络中的数据通信,将数据设法从源端经过若直干个中间节点传送到目的端,从而向运输层提供最基本的端到端的数据传送服务。 主要内容有:虚电路分组交换和数据报分组交换、路由选择算法、阻塞控制方法、X.25协议、综合业务数据网(ISDN)、异步传输模式(ATM)及网际互连原理与实现。网络层的目的是实现两个端系统之间的数据透明传送,具体功能包括寻址和路由选择、连接的建立、保持和终止等。它提供的服务使运输层不需要了解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和交换技术。 为了说明网络层的功能,如图4.1所示的交换网络拓扑结构,它是由若干个网络节点按照任意的拓扑结构相互连接而成的。网络层关系到通信子网的运行控制,体现了网络应用环境中资源子网访问通信子网的方式。网络层从物理上来讲一般分布地域宽广,从逻辑上来讲功能复杂,因此是OSI模型中面向数据通信的下三层(也即通信子网)中最为复杂也最关键的一层。
网络层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合适的路径。 主要实现路由选择、拥塞控制、网络互连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68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