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有几层协议(路由器的协议层)

      最后更新:2023-04-07 13:30:30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说或路由器各层都有些什么协议,越详细越好。

      应用层:Telnet FTP TFTP SMTP POP SMTP 主机到主机层:TCP UDP英特网曾:ICMP ARP IP 网络接入层:以太网 令牌环
      路由器理论上就是三层设备,用的自然都是三层协议。你要真想知道TCP/IP各层协议可参考下图(好吧,七层协议还包含ISO、VOIP、IBM等,只是用的相对较少)。
      说或路由器各层都有些什么协议,越详细越好。

      路由器属于OSI体系结构的哪一层

      路由器属于OSI体系结构的第三层:网络层。OSI体系结构,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国际标准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OSI模型。这个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1至4层被认为是低层,这些层与数据移动密切相关。5至7层是高层,包含应用程序级的数据。每一层负责一项具体的工作,然后把数据传送到下一层。扩展资料1、物理层(即OSI模型中的第一层也是最底层):物理层实际上就是布线、光纤、网卡和其它用来把两台网络通信设备连接在一起的东西。甚至一个信鸽也可以被认为是一个1层设备。网络故障的排除经常涉及到1层问题。2、数据链路层:运行以太网等协议。网桥都在2层工作,仅关注以太网上的MAC地址。有关MAC地址、交换机或者网卡和驱动程序,就是在第2层的范畴。集线器属于第1层的领域,因为它们只是电子设备,没有2层的知识。3、网络层:网络层的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网间路由和交换结点, 确保数据及时传送。如果你在谈论一个IP地址,那么你是在处理第3层的问题,这是“数据包”问题,而不是第2层的“帧”。IP是第3层问题的一部分,此外还有一些路由协议和地址解析协议(ARP)。有关路由的一切事情都在第3层处理。地址解析和路由是3层的重要目的。4、信息的传输层:第4层的数据单元也称作数据包(packets)。这个层负责获取全部信息,因此,它必须跟踪数据单元碎片、乱序到达的数据包和其它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理解第4层的另一种方法是,第4层提供端对端的通信管理。像TCP等一些协议非常善于保证通信的可靠性。有些协议并不在乎一些数据包是否丢失,UDP协议就是一个主要例子。5、会话层:这一层也可以称为会晤层或对话层,在会话层及以上的高层次中,数据传送的单位不再另外命名,统称为报文。会话层不参与具体的传输,它提供包括访问验证和会话管理在内的建立和维护应用之间通信的机制。如服务器验证用户登录便是由会话层完成的。6、表示层:这一层主要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表示问题。它将欲交换的数据从适合于某一用户的抽象语法,转换为适合于OSI系统内部使用的传送语法。即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转换数据服务。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 加密和解密等工作都由表示层负责。7、应用层:是专门用于应用程序的。应用层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需要以及提供网络与用户应用软件之间的接口服务。SMTP、DNS和FTP都是第7层协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OSI体系结构
      答案:下面倒数第三层,路由器在OSI体系结构中属于网络层。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现实中,是用TCP/IP标准的。你以打开网页为例:1)数据从应用层产生(HTTP协议)2)数据被从应用层送到传输层,这时候必须包含端口信息以便构造传输层的TCP协议的头部。由于是WEB应用,目标端口就是80,本地端口由OS自动产生。3)数据被送到IP层。IP层要求应用提供源和目的端的IP地址。由于你输入的是域名,这时候,请求DNS应用,即你计算机上的DNS应用需要向DNS服务器发出一个DNS请求。4)从应用层(DNS协议)产生DNS请求包,送入传输层(UDP),加上UDP头部后,送入IP层,加上IP头部后(此时,本机和DNS的IP都已知,可以构成IP头)。送入链路层。5)链路层构造头部需要加上本机及网关的MAC地址。此时,需发送ARP请求。6)所以,你的计算机首先会发出ARP请求包(这是链路层的工作)7)收到ARP应答后,就立即发出DNS请求包。8)收到DNS应答后,就可以启动TCP协议,进行三次握手,进行连接。 9)TCP建立连接后,HTTP协议就可以发送,HTTP的请求,这时,应用层之间就可以互相进行通讯了。
      OSI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路由器属于网络层设备。
      路由器工作于OSI七层协议中的第三层!
      路由器属于OSI体系结构的哪一层

      路由器转发分组时,使用的协议栈一般有几层

      路由器在收到IP数据报告后执行的分组转发步骤如下: 1) 提取IP数据报告首部中的目的IP地址2)判断目的IP地址所在的网络是否与本路由器直接相连。如果是,就直接交付给目的网洛:如果不是执行3)3)检查路由器表中是否有目的IP地址的特定主机路由。如果有,按特定主机路由转发:如果没有,执行4)4)逐条检查路由表。若找到匹配路由,则按照路由表进行转发:若所有路由均不匹配,则执行5)5)若路由表中设置有默认路由,则按照默认路由表转发:否则,执行6) 6)向源主机报错。
      物理 数据链路 网络
      路由器转发分组时,使用的协议栈一般有几层

      因特网协议栈中的5个层次是什么? 路由器处理因特网协议栈中的哪些层次???

      因特网协议栈共有五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和物理层。
      由上到下的协议分别是:应用层(HTTP,FTP,TFTP,TELNET,DNS,EMAIL等),运输层(TCP,UDP),网络层(IP),链路层(WI-FI,以太网,令牌环,FDDI等),物理层(MAC)。
      如果是OSI模型,应该有7层,自上而下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你说的5层应该是因特网中的TCP/IP协议栈:自上而下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而路由器是工作在网络层中的。
      5个层次?不清楚。应该是4层,依次是: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楼上说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都是网络接口层里的。 路由器说的3层设备是指OSI的7层模型来讲的。其实它就是工作在网络层。
      应用层 运输层 网络层 链路层 物理层 路由器处于网络层
      因特网协议栈中的5个层次是什么? 路由器处理因特网协议栈中的哪些层次???

      网络协议分别是哪七层协议?

      你问的应该是OSI网络协议,一共七层。 最下面一层是物理层,关心的是接口,信号,和介质,只是说明标准,如EIA-232接口,以太网,fddi令牌环网第二层是数据链路层:一类是局域网中数据连路层协议:MAC子层协议,有LLC子层协议.另一类是广域网的协议如:HDLC,PPP,SLIP.第三层是网络层:主要是IP协议.第四层是传输层:主要是面向连接的TCP传输控制协议.另一个是不面向连接的UDP用户数据报协议.第五层是会话层:主要是解决一个会话的开始进行和结束.(真的想不起有什么协议)第六层是表示层:主要是编码如ASⅡ 第七层是应用层,就是应用程序里面的拉,文件传输协议FTP、电子邮件传输协议SMTP、域名系统服务DNS、网络新闻传输协议NNTP和HTTP协议等。 HTTP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是用于从WWW服务...

      根据建议X.200,OSI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划分为以下七层,标有1~7,第1层在底部。 现“OSI/RM”是英文“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的缩写。第7层 应用层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提供为应用软件而设的界面,以设置与另一应用软件之间的通信。例如: HTTP,HTTPS,FTP,TELNET,SSH,SMTP,POP3等。第6层 表示层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把数据转换为能与接收者的系统格式兼容并适合传输的格式。第5层 会话层会话层(Session Layer)负责在数据传输中设置和维护电脑网络中两台电脑之间的通信连接。第4层 传输层传输层(Transport Layer)把传输表头(TH)加至数据以形成数据包。传输表头包含了所使用的协议等发送信息。例如:传输控制协议(TCP)等。第3层 网络层网络层(Network Layer)决定数据的路径选择和转寄,将网络表头(NH)加至数据包,以形成分组。网络表头包含了网络数据。例如:互联网协议(IP)等。第2层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负责网络寻址、错误侦测和改错。当表头和表尾被加至数据包时,会形成帧。数据链表头(DLH)是包含了物理地址和错误侦测及改错的方法。数据链表尾(DLT)是一串指示数据包末端的字符串。例如以太网、无线局域网(Wi-Fi)和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等。分为两个子层:逻辑链路控制(logic link control,LLC)子层和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子层。第1层 物理层物理层(Physical Layer)在局部局域网上传送数据框(frame),它负责管理电脑通信设备和网络媒体之间的互通。包括了针脚、电压、线缆规范、集线器、中继器、网卡、主机适配器等。其中高层(即7、6、5、4层)定义了应用程序的功能,下面3层(即3、2、1层)主要面向通过网络的端到端的数据流。
      最下面一层是物理层,关心的是接口,信号,和介质,只是说明标准,如EIA-232接口,以太网,fddi令牌环网第二层是数据链路层:一类是局域网中数据连路层协议:MAC子层协议,有LLC子层协议.另一类是广域网的协议如:HDLC,PPP,SLIP.第三层是网络层:主要是IP协议.第四层是传输层:主要是面向连接的TCP传输控制协议.另一个是不面向连接的UDP用户数据报协议.第五层是会话层:主要是解决一个会话的开始进行和结束.(真的想不起有什么协议)第六层是表示层:主要是编码如ASⅡ第七层是应用层,就是应用程序里面的拉,文件传输协议FTP、电子邮件传输协议SMTP、域名系统服务DNS、网络新闻传输协议NNTP和HTTP协议等。 HTTP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网络协议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例如,网络中一个微机用户和一个大型主机的操作员进行通信,由于这两个数据终端所用字符集不同,因此操作员所输入的命令彼此不认识。为了能进行通信,规定每个终端都要将各自字符集中的字符先变换为标准字符集的字符后,才进入网络传送,到达目的终端之后,再变换为该终端字符集的字符。当然,对于不相容终端,除了需变换字符集字符外还需转换其他特性,如显示格式、行长、行数、屏幕滚动方式等也需作相应的变换。网络上的计算机之间又是如何交换信息的呢?就像我们说话用某种语言一样,在网络上的各台计算机之间也有一种语言,这就是网络协议, 不同的计算机之间必须使用相同的网络协议才能进行通信。网络协议是网络上所有设备(网络服务器、计算机及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之间通信规则的集合,它规定了通信时信息必须采用的格式和这些格式的意义。大多数网络都采用分层的体系结构,每一层都建立在它的下层之上,向它的上一层提供一定的服务,而把如何实现这一服务的细节对上一层加以屏蔽。一台设备上的第 n层与另一台设备上的第n层进行通信的规则就是第n层协议。在网络的各层中存在着许多协议,接收方和发送方同层的协议必须一致,否则一方将无法识别另一方发出的信息。网络协议使网络上各种设备能够相互交换信息。常见的协议有:TCP/IP协议、IPX/SPX协议、NetBEUI协议等。
      网络协议分别是哪七层协议?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69288.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