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有哪几种
ZigBee技术具有强大的组网能力,可以形成星型、树型和网状网,可以根据实际项目需要来选择合适的网络结构;星型和族树型网络适合点多多点、距离相对较近的应用。ZigBee节点是可以组建Mesh网络的,设置一个ZigBee节点为网络协调器,其他每个ZigBee节点都可以当做路由节点来使用,也可以设置为终端节点但是就失去了路由功能。由于ZIGBEE一般都是用2。4G频段传输,其实际应用中传输距离及穿透性都很差,一般只能传输几十米到上百米。扩展资料:相较于传统式的网络和其他传感器相比,无线传感器网络有以下特点:(1)组建方式自由。无线网络传感器的组建不受任何外界条件的限制,组建者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快速地组建起一个功能完善的无线网络传感器网络,组建成功之后的维护管理工作也完全在网络内部进行。(2)网络拓扑结构的不确定性。从网络层次的方向来看,无线传感器的网络拓扑结构是变化不定的,例如构成网络拓扑结构的传感器节点可以随时增加或者减少,网络拓扑结构图可以随时被分开或者合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线传感器网络
ZigBee网络支持两种类型的物理设备:全功能设备节点(FFD)和半功能设备节点(RFD)。FFD节点通常作为网络协调器或路由,能和任何设备通信;RFD节点只能作为网络的终端节点,负责本地信息收集和数据处理,只能和FFD节点通信。ZigBee网络支持三种节点类型:主节点、路由节点以及终端节点。主节点即协调器,必须由FFD节点构成,它是网络的核心,负责建立一个网络并下发地址。路由节点也是FFD节点,搜索网络并加入,给加入路由的终端节点分配地址。终端节点可以是FFD节点或者RFD节点。ZigBee的网络拓扑结构有三种:星型网络、树簇型网络、网型网络,如图1所示。图1ZigBee三种网络拓扑结构另外,每个节点都维护有一个目的序列号用于判断更新路由。节点广播HELLO消息来维护本地邻居表及其一跳内的链路。
ZigBee技术具有强大的组网能力,可以形成星型、树型和网状网,可以根据实际项目需要来选择合适的网络结构;星型和族树型网络适合点多多点、距离相对较近的应用。

看懂黑科技,3分钟让你读懂ZigBee无线通讯技术
全球通信产业技术的发展呈现三大趋势:无线化、宽带化和IP化。在众多的宽带技术中,无线化尤其是移动通信技术成为近年来通信技术市场的最大亮点,是构成未来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Zigbee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个域网协议。根据这个协议规定的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这一名称来源于蜜蜂的八字舞,由于蜜蜂(bee)是靠飞翔和“嗡嗡”(zig)地抖动翅膀的“舞蹈”来与同伴传递花粉所在方位信息,也就是说蜜蜂依靠这样的方式构成了群体中的通信网络。其特点是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高数据速率。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简而言之,ZigBee就是一种便宜的,低功耗的近距离无线组网通讯技术。ZigBee的技术原理ZigBee是一个由可多到65000个无线数传模块组成的一个无线数传网络平台,十分类似现有的移动通信的CDMA网或GSM网,每一个ZigBee网络数传模块类似移动网络的一个基站,在整个网络范围内,它们之间可以进行相互通信;每个网络节点间的距离可以从标准的75米,到扩展后的几百米,甚至几公里;另外整个ZigBee网络还可以与现有的其它的各种网络连接。例如,你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北京监控云南某地的一个ZigBee控制网络。ZigBee网络主要是为自动化控制数据传输而建立,而移动通信网主要是为语音通信而建立;每个移动基站价值一般都在百万元人民币以上,而每个ZigBee"基站"却不到1000元人民币;每个ZigBee 网络节点不仅本身可以与监控对对象,例如传感器连接直接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控,它还可以自动中转别的网络节点传过来的数据资料;除此之外,每一个ZigBee网络节点(FFD)还可在自己信号覆盖的范围内,和多个不承担网络信息中转任务的孤立的子节点(RFD)无线连接。每个ZigBee网络节点(FFD和RFD)可以可支持多到31个的传感器和受控设备,每一个传感器和受控设备终可以有8种不同的接口方式。可以采集和传输数字量和模拟量。ZigBee技术的特点ZigBee技术是一种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速率、低成本的双向无线通讯技术。主要用于距离短、功耗低且传输速率不高的各种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以及典型的有周期性数据、间歇性数据和低反应时间数据传输的应用。自从马可尼发明无线电以来,无线通信技术一直向着不断提高数据速率和传输距离的方向发展。例如:广域网范围内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3G)目的在于提供多媒体无线服务,局域网范围内的标准从IEEE802.11的1Mbit/s到IEEE802.11g的54Mbit/s的数据速率。而ZigBee技术则致力于提供一种廉价的固定、便携或者移动设备使用的极低复杂度、成本和功耗的低速率无线通信技术。这种无线通信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功耗低工作模式情况下,ZigBee技术传输速率低,传输数据量很小,因此信号的收发时间很短,其次在非工作模式时,ZigBee节点处于休眠模式。设备搜索时延一般为30ms,休眠激活时延为15ms,活动设备信道接入时延为15ms。由于工作时间较短、收发信息功耗较低且采用了休眠模式,使得ZigBee节点非常省电,ZigBee节点的电池工作时间可以长达6个月到2年左右。同时,由于电池时间取决于很多因素,例如:电池种类、容量和应用场合,ZigBee技术在协议上对电池使用也作了优化。对于典型应用,碱性电池可以使用数年,对于某些工作时间和总时间(工作时间+休眠时间)之比小于1%的情况,电池的寿命甚至可以超过10年。2、数据传输可靠ZigBee的媒体接入控制层(MAC层)采用talk-when-ready的碰撞避免机制。在这种完全确认的数据传输机制下,当有数据传送需求时则立刻传送,发送的每个数据包都必须等待接收方的确认信息,并进行确认信息回复,若没有得到确认信息的回复就表示发生了碰撞,将再传一次,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系统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同时为需要固定带宽的通信业务预留了专用时隙,避免了发送数据时的竞争和冲突。同时ZigBee针对时延敏感的应用做了优化,通信时延和休眠状态激活的时延都非常短。3、网络容量大ZigBee低速率、低功耗和短距离传输的特点使它非常适宜支持简单器件。ZigBee定义了两种器件:全功能器件(FFD)和简化功能器件(RFD)。对全功能器件,要求它支持所有的49个基本参数。而对简化功能器件,在最小配置时只要求它支持38个基本参数。一个全功能器件可以与简化功能器件和其他全功能器件通话,可以按3种方式工作,分别为:个域网协调器、协调器或器件。而简化功能器件只能与全功能器件通话,仅用于非常简单的应用。一个ZigBee的网络最多包括有255个ZigBee网路节点,其中一个是主控(Master)设备,其余则是从属(Slave)设备。若是通过网络协调器(Network Coordinator),整个网络最多可以支持超过64000个ZigBee网路节点,再加上各个Network Coordinator可互相连接,整个ZigBee网络节点的数目将十分可观。4、兼容性ZigBee技术与现有的控制网络标准无缝集成。通过网络协调器(Coordinator)自动建立网络,采用载波侦听/冲突检测(CSMA-CA)方式进行信道接入。为了可靠传递,还提供全握手协议。5、安全性Zigbee提供了数据完整性检查和鉴权功能,在数据传输中提供了三级安全性。第一级实际是无安全方式,对于某种应用,如果安全并不重要或者上层已经提供足够的安全保护,器件就可以选择这种方式来转移数据。对于第二级安全级别,器件可以使用接入控制清单(ACL)来防止非法器件获取数据,在这一级不采取加密措施。第三级安全级别在数据转移中采用属于高级加密标准(AES)的对称密码。AES可以用来保护数据净荷和防止攻击者冒充合法器件,各个应用可以灵活确定其安全属性。6、实现成本低模块的初始成本估计在6美元左右,很快就能降到1.5-2.5美元,且Zigbee协议免专利费用。目前低速低功率的UWB芯片组的价格至少为20美元。而ZigBee的价格目标仅为几美分。低成本对于ZigBee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7、时延短通信时延和从休眠状态激活的时延都非常短,典型的搜索设备时延30ms,休眠激活的时延是15ms, 活动设备信道接入的时延为15ms。因此ZigBee技术适用于对时延要求苛刻的无线控制(如工业控制场合等)应用。ZigBee与WiFi的区别相同点:1、二者都是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2、都是使用2.4GHz频段3、都是采用DSSS技术;不同点:1、传输速度不同。 ZigBee的传输速度不高(<250Kbps),但是功耗很低,使用电池供电一般能用3个月以上; WiFi,就是常说的无线局域网,速率大(11Mbps),功耗也大,一般外接电源;2、应用场合不同。 ZigBee用于低速率、低功耗场合,比如无线传感器网络,适用于工业控制、环境监测、智能家居控制等领域。 WiFi,一般是用于覆盖一定范围(如1栋楼)的无线网络技术(覆盖范围100米左右)。表现形式就是我们常用的无线路由器。在一栋楼内布设1个无线路由器,楼内的笔记本电脑(带无线网卡),基本都可以无线上网了。3、市场现状不同。ZigBee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自04年发布第一个版本的标准以来,正处在高速发展和推广当中;目前因为成本、可靠性方面的原因,还没有大规模推广; WiFi,技术成熟很多,应用也很多了。 总体上说,二者的区别较大,市场定位不同,相互之间的竞争不是很大。只不过二者在技术上有共同点,二者的相互干扰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WiFi对于ZigBee的干扰。二者硬件内存需求对比:ZigBee:32~64KB+;WiFi:1MB+;ZigBee硬件需求低。二者电池供电上电可持续时间对比:ZigBee:100~1000天;WiFi:1~5天;ZigBee功耗低。 传输距离对比(一般用法,无大功率天线发射装置):ZigBee:1~1000M;WiFi:1~100M;ZigBee传输距离长。 ZigBee劣势: 网络带宽对比:ZigBee:20~250KB/s;WiFi:11000KB/s;ZigBee带宽低,传输慢。ZigBee的技术应用作为一种低速率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ZigBee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有为它量身定做的应用,尽管在某些应用方面可能和其他技术重叠。ZigBee可能的一些应用,包括智能家庭、工业控制、自动抄表、医疗监护、传感器网络应用和电信应用。1、智能家居家里可能都有很多电器和电子设备,如电灯、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电脑、空调等等,可能还有烟雾感应、报警器和摄像头等设备,以前我们最多可能就做到点对点的控制,但如果使用了ZigBee技术,可以把这些电子电器设备都联系起来,组成一个网络,甚至可以通过网关连接到Internet,这样用户就可以方便的在任何地方监控自己家里的情况,并且省却了在家里布线的烦恼。2、工业控制工厂环境当中有大量的传感器和控制器,可以利用ZigBee技术把它们连接成一个网络进行监控,加强作业管理,降低成本。3、传感器网络应用传感器网络也是最近的一个研究热点,像货物跟踪、建筑物监测、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传感器网络要求节点低成本、低功耗,并且能够自动组网、易于维护、可靠性高。ZigBee在组网和低功耗方面的优势使得它成为传感器网络应用的一个很好的技术选择。目前Zigbee技术还存在的问题尽管 Zigbee技术在2004年,就被列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具市场前景的十大新技术之一;关于Zigbee技术的优点,大家也进行了许多讨论,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许多厂商也都开发生产了各种各样的 Zigbee产品,并在应用推广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实事求是的讲,真正完全使用Zigbee技术来解决具体实际问题,有意义的案例则非常有限。Zigbee似乎成了一种时髦,但眼下还不能做到真正实用的新技术。就其原因,除了作为一种新技术,它本身需要有一个技术改进和成熟,以及市场培育的过程外,我们在长期应用Zigbee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中,还发现如下几个十分重要,而在短期内我们认为十分难以解决的问题:1、Zigbee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动态组网和动态路由,即Zigbee网络考虑了网络中的节点增减变化,网络中的每个节点相隔一定时间,需要通过无线信号交流的方式重新组网,并在每一次将信息从一个节点发送到另一个节点时,需要扫描各种可能的路径,从最短的路经尝试起,这就涉及到无线网络的管理问题。而这些,都需要占用大量的带宽资源,并增加数据传输的时延。特别是随着网络节点数目的增加和中转次数增多。因而,尽管Zigbee的射频传输速率是250kbps, 但经过多次中转后的实际可用速率将大大降低,同时数据传输时延也将大大增加,无线网络管理也就变得越麻烦。这也就是目前Zigbee网络在数据传输时的主要问题。2、Zigbee这个字,从英语的角度来分析,它是由“Zig”和“bee”两个字组成。前者“Zig”中文的意思是“之“字形的路径,后面一个英文单词“bee”就是蜜蜂的意思,我们的理解,Zigbee网络技术,就是模仿蜜蜂信息传递的方式,通过网络节点之间信息的相互互传,来将一个信息从一个节点传输到远处的另外一个节点。如果按一般标准Zigbee节点,在开阔空间每次数据中转平均增加50米直线传输距离计算,传输500米直线距离需要中转十次;在室内,由于Zigbee所使用的2.4 G的传输频率,一般是通过信号反射来进行传输的,由于建筑物的遮挡,要传输一定的距离,往往需要使用较多的网络节点来进行数据中转,如上述第一条中的分析,这对一个Zigbee网络来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当然,我们也可使用放大器来增加Zigbee网络节点的传输距离,然而,这必然要大大增加网络节点的功耗和成本,失去了Zigbee低成本低功耗的本来目的。而且,在室内使用这种方法来增加传输距离,效果也有限。显然,一种通过中心点在室外,终端模块在室外的星状网网络通信结构个更加合理。3、Zigbee的核心技术之一,是每一个网络节点,除了自身作为信息采集点和执行来自中心的命令外,它还承担着随时来自网络的数据中转任务,这样,网络节点的收发机必须随时处于收发接收状态,这就是说它的最低功耗至少在20mA左右,一般使用放大器的远距离网络节点,其耗电量一般在150mA左右。这显然很难使用电池驱动来保证网络节点的正常工作;4、由于Zigbee中的每一个节点,都参与自动组网和动态路由的工作,因而每个网络节点的单片机也就相对复杂一些,成本自然也就高一些。另外,在Zigbee网络的基础上进行一些针对具体应用的开发工作的量也就大一些。综上所述,我们认为,Zigbee网络,实际上在许多情况下,是牺牲了网络传输效率,带宽以及节点模块的功耗,来换取在许多实际应用中,并不重要的动态组网和动态路由的功能,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我们的网络节点和数据传输途径往往都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当前Zigbee技术尚未解决的节点耗电问题,网络数据传输的效率较低时延较长的问题,以及数据传输距离有限的问题,是当前Zigbee 技术难于得到很好推广的根本原因。

物联网络的基本结构 ZigBee网络结构 ZigBee的网络中三种逻辑设备类型
1.应用层,应用层定义了各种类型的应用业务,是协议栈的最上层用户。 2.应用会聚层,主要负责把不同的应用映射到Zigbee网络上,主要包括安全属性设置、多个业务数据流的会聚、设备发现和业务发现等功能。3.网络层,网络层的功能包括拓扑管理、MAC管理、路由管理和安全管理。4.数据链路层,IEEE082系列标准将数据链路层分成逻辑链路控制和媒体接入控制两个子层。 5.物理层,IEEE802.15.4定义了2.4GHz和868MHZ/915MHz这两个物理层,它们都是基于直接序列扩频数据包格式,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工作频率、调制技术、扩频码长度和传输速率。

ZigBee网络的组成部分?各自的功能什么、他们之间如何配合工作?
协调器——具有建立新网络的能力,负责启动网络和维护网络路由节点——转发数据包,同时允许设备加入网络或者离开网络、为设备分配网络内部的逻辑地址、建立和维护邻居表等功能终端节点——发送和接收数据,只需要有加入或离开网络的能力
以下回答仅供参考: 目前ZigBee网络中大体有中心、路由、终端三种类型,具体的功能如下:1 中心是整个网络的中心部分,负责整个网络的运维与信息收集、命令发布。2 路由是整个网络的运转部分,负责上行下达。目前SZ05-ADV能够实现路由与终端功能兼备的工作。 3 终端是整个网络的执行部分,负责接收中心主站的命令与执行,并把执行结果或者数据通过路由传输给中心主站。
关注这个问题

zigbee路由协议具有怎样的特点
一、ZigBee网络层次结构与地址分配机制 ZigBee网络中的所有节点都有两个地址:一个16位网络短地址和一个64位IEEE扩展地址。其中16位网络地址仅仅在网络内部使用,用于路由机制和数据传输。这个地址是在节点加入网络时由其父节点动态分配的。当网络中的节点允许一个新节点通过它加入网络时,它们之间就形成了父子关系。所有加入ZigBee网络的节点一同组成一棵逻辑树,逻辑树中的每一个节点都拥有以下两个参量:1)16-bit的网络地址。只负责节点之间数据传输2)网络深度。即从该节点到根节点协调器的最短跳数,标识了该节点在网络拓扑图中的层次位置。当协调器(coordinator)建立了一个新的网络后,它首先将自己的16位网络地址初始化为O,同时初始化自己的网络深度Deptg,=0。以下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来说明ZigBee网络父节点为子节点分配16位地址的规范。假设一个节点Node(n)想要加入网络。Node(n)首先发起网络发现过程,获取信道上的信标并进行信道选择后,决定连接到已经在网络中的节点Node(k)。随后Node(n)向Node(k)发起入网的关联请求。关联请求获得批准后,Node(n)式加入网络。Node(k)称为Node(n)的父节点。可以假设已经存在在网络中的父节点Node(k)的地址为Depthk=Depthk+1。如图是ZigBee树状结构视图。这里引入三个辅助参数: 参数表示每个深度可以容纳的最大子节点个数(Max Children),表示每个深度可以容纳的最大路由器个数(Max Router),。表示整个网络的最大深度。根据以上说明,ZigBee网络父节点为网络深度d,子节点进行地址分配的规则如下:(1)假设节点Node(n)是接入其父节点的第n个简化功能设备节点(RED),即没有路由能力的节点,则它的父节点Node(n)将会为它分配如F的地址:(2)设节点Node(n)是接入其父节点的第n个全功能设备节点(FFD),即具各路由能力的节点,则它的父节点Node(n)将会为它分配如下的地址:其中当一个路由节点的 为0时,它就不再具备为子节点分配地址的能力,即该路由节点不能在接收新的节点加入网络。二、ZigBee路由协议分析路由技术主要作用是为数据以最佳路径通过通信子网到达目的节点提供服务。在传统的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层实现路由功能。路由协议是自组网体系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发现和维护路由.具体的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监控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交换路由信息,确定目的节点的位置,产生、维护以及取消路由,选择路由并转发数据。。为了达到低成本,低功耗,可靠性高的设计目标,ZigBee协议采用以下两种算法的结合体作为自身的路由算法[1][2]。(1) AODV:Ad-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按需距离矢量路由)(2) Cluster-Tree algorithm(树型网络结构路由)其中AODV路由协议是一种按需路由协议,利用扩展环搜索的办法来限制搜索发现过的目的节点的范围,支持组播,可以实现在ZigBee节点间动态的,自发的路由,使节点很快的获得通向所需目的的的路由。这也是ZigBee路由协议的核心。针对自身的特点,ZigBee网络中使用一种简化版本的AODV协议(AODV Junior,AODVjr[3])。Cluster-Tree算法包括地址的分配(configuration of addresses)与寻址路由两部分(addresses routing)。包括子节点的16位网络短地址的分配,以及根据目的节点的网络地址来计算下一跳的算法。作为两种算法的结合体,ZigBee网络中,节点可以按照网络树状结构的父子关系使用Cluster-Tree算法选择路径。即每一个节点都会试图将收到的信息包转发给自己的后代节点,如果通过计算发现目的地址不是自己的一个后代节点,则将这个数据包转发给自身上一级的父节点,由父节点进行类似的判断处理,直到找到目的节点。Cluster-Tree算法的特点在于使不具有路由功能的节点间通过与各自的父节点间的通信仍然可以发送数据分组和控制分组,但它的缺点是效率不高。为了提高效率,ZigBee中允许具有路由功能的节点使用AODVjr算法去发现路由,让具有路由功能的节点可以不按照父子关系而直接发送信息到其通信范围内的其他节点。三、Cluster-Tree路由算法Cluster-Tree路由算法的描述如下:当一个网络地址为A,网络深度为d的路由节点(FFD)收到目的地址为D的转发数据包时,路由节点首先要判断目的地址D是否为自身的一个子节点,然后根据判断的结果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处理这个数据。若地址D满足一下判别式,则可以判断D地址节点是A地址节点的一个后代节点:如果D不在这个范围之内则D地址节点是A地址节点的父节点。判断后采取的数据包转发措施如下:1)目的节点是自身的一个后代节点,则下一跳(next hop)的节点地址为2)目的节点不是自身的一个后代节点,路由节点将把该包送交自己的父节点处理。这一点与TCP/IP协议中路由器将路由表项中不存在的数据包自己的网关处理类似。四、AODVjr路由算法AODVjr路由时一种按需分配的路由协议,只有在路由节点接收到网络数据包,并且网络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不在节点的路由表中时才会进行路由发现过程。也就是说,路由表的内容是按照需要建立的,而且她可能仅仅是整个网络拓扑结构的一部分。AODVjr的优点是,相对于有线网络的路由协议而言,它不需要周期性的路由信息广播,节省了一定的网络资源,并降低了网络功耗。缺点是在需要时才发起路由寻找过程,会增加数据到达目的地址的时间。由于ZigBee网络中对数据的实时性要求不大,而更重视对网络能量的节省,因此AODVjr非常适合应用在ZigBee网络中。一次路由建立由以下三个步骤组成:1)路由发现2)反向路由建立3)正向路由的建立经过这三个步骤,即可建立起一条路由节点到目的节点的有效传输路径。在这个路由建立过程中,AODVjr使用3种消息作为控制信息:1)Route Request(RREQ),路由请求2)Route Replies(RREP),路由回复3)Route Error(RERR),路由错误以下将对路由建立的三个过程进行详细描述。(1)路由发现过程对于一个具有路由能力的节点,当接收到一个从网络层的更高层发出的发送数据帧的请求,且路由表中没有和目的节点对应的条目时,它就会发起路由发现过程。源节点首先创建一个路由请求分组(RREQ),并使用多播(Multi.Broadcast)的方式向周围节点进行广播。如果一个节点发起了路由发现过程,它就应该建立相应的路由表条目和路由发现表条目,状态设置为路由发现中。任何一个节点都可能从不同的邻居节点处接收到广播的RREQ。接收到后节点将进行如下分析:1)如果是第一次接收到这个RREQ消息,且消息的目的地址不是自己,则节点会保留这个RREQ分组的信息用于建立反向路径,然后将这个RREQ消息广播出去。2)如果之前已经接受过这个RREQ消息,表明这是由于网络内多个节点频繁广播产生的多余消息,对路由建立过程没有任何作用,则节点将丢弃这个消息。(2)反向路由建立过程当RREQ消息从一个源节点转发到不同的目的地时,沿途所经过的节点都要自动建立到源节点的反向路由。也就是记录当前接收到的RREQ消息是由哪一个节点转发而来的的。通过记录收到的第一个RREQ消息的邻居地址来建立反向路由,这些反向路由将会维持一定时间,该段时间足够RREQ消息在网内转发以及产生的RREP消息返回源节点。当RREQ消息最终到达了目的节点,节点验证RREQ中的目的地址为自己的地址之后,目的节点就会产生RREP消息,作为一个对RREQ消息的应答。由于之前已经建立了明确的反向路由,因此RREP无需进行广播,只需按照反向路由的指导,采取单播的方式即可把RREP消息传送给源节点。(3)正向路由建立过程在RREP以单播方式转发回源节点的过程中,沿着这条路径上的每一个节点都会根据PREP的指导建立到目的节点的路由,也就是说确定到目的地址节点的下一跳(next-hop)。方法就是记录RREP是从哪一个节点传播而来.然后将该邻居节点写入路由表中的路由表项。一直到RREP传送到源节点。至此.一次路由建立过程完毕。源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可以开始数据传输。可以看出,AODV是按照需求驱动的、使用RREQ.RREP控制实现的、先广播,后单播的路由的路由建立过程。具体请看:http://hanbo31.blog.163.com/blog/static/12282196820114319221316/
1 ZigBee最大的亮点就是通过路由可以无限大的扩展网络,这也是ZigBee优于其他无线技术的重要原因,最多可以达到65535个网络节点; 2 通过路由中转,可以实现大范围的无线覆盖; 3 目前ZigBee路由(SZ05)也同样具备终端功能.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69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