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接口与通信协议区别(通信规程与通信协议有什么区别)

      最后更新:2023-04-09 14:51:27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驱动程序 接口程序 通讯协议三者区别?

      驱动程序,是指硬件转化成能计算机识别的程序 接口程序,是指与其他硬件连接时通信的程序 通讯协议,接口程序已经应用,相当于规则,比如我们人与人通讯是用的语言,你可以把语言看成通讯协议
      驱动程序 接口程序 通讯协议三者区别?

      SCI 和 UART是什么关系?接口和协议的差别? UART包括什么?

      大部分人把SCI、UART与RS232混为一谈,其实他们有本质上的差别:SCI(Serial Communication Interface)意为“串行通信接口”,是相对于并行通信的,是串行通信技术的一种总称,最早由Motolora公司提出的。UART即通用异步收发器,是串行通信的一种协议,它规定串行通信的波特率、起始/停止位、数据位、校验位等格式,以及各种异步握手信号。RS232是串行通信的一种物理接口电气标准,规定传输介质(电缆)、收发电平等。其实RS232、RS422、RS485等都是SCI,其中两线制(仅RXD和TXD)的RS232与RS422和RS485的通信协议是相同的(只有波特率、起始/停止位、数据位、校验位等参数),仅传输介质和收发电平不同。扩展资料:基本结构:⑴输出缓冲寄存器,它接收CPU从数据总线上送来的并行数据,并加以保存。⑵ 输出移位寄存器,它接收从输出缓冲器送来的并行数据,以发送时钟的速率把数据逐位移出,即将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输出。⑶ 输入移位寄存器,它以接收时钟的速率把出现在串行数据输入线上的数据逐位移入,当数据装满后,并行送往输入缓冲寄存器,即将串行数据转换成并行数据。⑷ 输入缓冲寄存器,它从输入移位寄存器中接收并行数据,然后由CPU取走。⑸控制寄存器,它接收CPU送来的控制字,由控制字的内容,决定通信时的传输方式以及数据格式等。例如采用异步方式还是同步方式,数据字符的位数,有无奇偶校验,是奇校验还是偶校验,停止位的位数等参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UART
      sci包括uart. sci的概念比较大,叫串行通讯,可以包括同步串行通讯spi,也包括异步串行通讯uart. 提出这个概念应该是和并行通讯相区别来的, 表示数据是一个字节一个字节依次传送, 单向数据传递只要1跟线,而并行需要8跟线....要说uart包括什么,可以先说说uart的数据传递原理. 比方一组uart数据的波形是-_---__--_--(-是高电平,_是低电平,凑合着看了),现在我来分析下.-_(start)---(111)__(00)--_(110)--(stop), 可以看出,这段波形传递的数据是(二进制)11100110,也就是16进制的E6.明白了uart大概是怎么传递数据的, 那就可以说说他包含什么了.他包含的东西主要是高低电平的范围来区别的,TTL型的uart.高电平最高5v, 低电平最低0v. 传输距离比较近.RS232传递的uart. 高电平最高25v,低电平最低-25v, 传输距离中等. RS485传递的uart. 高电平最高12v,低电平最低-7v, 传输距离最远.
      通常,大部分人把SCI、UART与RS232混为一谈,其实他们有本质上的差别: SCI(Serial Communication Interface)意为“串行通信接口”,是相对于并行通信的,是串行通信技术的一种总称,最早由Motolora公司提出的。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 & Transmitter)即通用异步收发器,是串行通信的一种协议,它规定串行通信的波特率、起始/停止位、数据位、校验位等格式,以及各种异步握手信号。 RS232是串行通信的一种物理接口电气标准,规定传输介质(电缆)、收发电平等。其实,RS232、RS422、RS485等都是SCI,其中两线制(仅RXD和TXD)的RS232与RS422和RS485的通信协议是相同的(只有波特率、起始/停止位、数据位、校验位等参数),仅传输介质和收发电平不同。
      SCI 和 UART是什么关系?接口和协议的差别? UART包括什么?

      协议,服务与接口的定义及关系

      1.协议 协议就是规则的集合。在网络中药做到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就必须遵循一些事先约定好的规则。这些规则明确规定了所交换的数据的格式以及相关的 同步问题。这些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Network Protocol),它是控制两个(或多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也就是水平的。网络协议也简称为协议。协议由语法、语义和同步三部分组成。2.接口接口是统一结点内相邻两层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点,是一个系统内部的规定。每一层只能为紧邻的层次之间定义接口,不能跨层定义接口。在典型的接口上, 同一结点相邻两层的实体通过服务访问点(Service Access Point,SAP)进行交互。服务是通过服务访问点SAP提供给上层使用的,第n层的SAP就是第n+1层可以访问第n层服务的地方。每个SAP都有一个能够标识它的地址。服务访问点SAP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实际上就是一个逻辑接口(类似于邮政信箱),但和通常所说的两个设备之间的硬件接口是很不一样的。3.服务服务是指下层为紧向邻的上层提供的功能调用,也就是垂直的。对等实体在协议的控制下,使得本层能为上一层提供服务,但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一层所提供的服务。一定要注意,协议和服务在概念上是不一样的 。首先,本层协议的实现才能保证向上一层提供服务。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到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即下面的协议对上层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其次,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但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通过层间接口向上层提供的。另外,并非在一层内完成的全部功能都称为服务,只有那些能够被高一层实体“看得见”的功能才称为服务。 可以这么讲。接口是 信息调用的出口 ,服务是 建立在 协议的基础上
      接口是 信息调用的出口 服务是 建立在 协议的基础上
      发个不会放过吧发给
      体系结构主要是OSI和TCP/IP协议,是一种网络语言,决定数据的格式和传输的一组规则或者一组惯例接口,主要是负责上层和下层之间的服务访问点服务,下层要为上层提供服务
      计算机网络协议是一套规则、约定和标准,而网路服务是一种软件模块。具体解释如下: (1)计算机网络协议是有关计算机网络通信的一整套规则,或者说是为完成计算机网络通信而制订的规则、约定和标准。网络协议由语法、语义和时序三大要素组成。“网络服务”(Web Services)是指一些在网络上运行的、面向服务的、基于分布式程序的软件模块,网络服务采用HTTP和XML等互联网通用标准,使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地方通过不同的终端设备访问WEB上的数据,如网上订票,查看订座情况。(2)网络服务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公司业务流程电子化等应用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被业内人士奉为互联网的下一个重点区别:(1)(N)服务是(N)层及以下各层向(N+1)层提供的一种综合能力;(N)协议是控制对等(N)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的集合。服务是同一开放系统中相邻层之间的操作;(2)协议是不同的开放系统的对等实体之间进行通信所必须遵守的规定。协议是水平的,而服务是垂直的。 (3)关系:(N)层服务就是利用(N-1)服务以及按(N)协议与对等实体交互信息来实现的,即服务是由协议支持的。
      协议,服务与接口的定义及关系

      协议,服务与接口的定义及关系是什么?

      1.协议 协议就是规则的集合。在网络中药做到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就必须遵循一些事先约定好的规则。这些规则明确规定了所交换的数据的格式以及相关的 同步问题。这些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Network Protocol),它是控制两个(或多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也就是水平的。网络协议也简称为协议。协议由语法、语义和同步三部分组成。2.接口接口是统一结点内相邻两层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点,是一个系统内部的规定。每一层只能为紧邻的层次之间定义接口,不能跨层定义接口。在典型的接口上, 同一结点相邻两层的实体通过服务访问点(Service Access Point,SAP)进行交互。服务是通过服务访问点SAP提供给上层使用的,第n层的SAP就是第n+1层可以访问第n层服务的地方。每个SAP都有一个能够标识它的地址。服务访问点SAP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实际上就是一个逻辑接口(类似于邮政信箱),但和通常所说的两个设备之间的硬件接口是很不一样的。3.服务服务是指下层为紧向邻的上层提供的功能调用,也就是垂直的。对等实体在协议的控制下,使得本层能为上一层提供服务,但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一层所提供的服务。一定要注意,协议和服务在概念上是不一样的 。首先,本层协议的实现才能保证向上一层提供服务。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到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即下面的协议对上层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其次,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但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通过层间接口向上层提供的。另外,并非在一层内完成的全部功能都称为服务,只有那些能够被高一层实体“看得见”的功能才称为服务。 可以这么讲。接口是 信息调用的出口 ,服务是 建立在 协议的基础上
      体系结构主要是OSI和TCP/IP 协议,是一种网络语言,决定数据的格式和传输的一组规则或者一组惯例接口,主要是负责上层和下层之间的服务访问点 服务,下层要为上层提供服务
      协议,服务与接口的定义及关系是什么?

      通信总线和通信协议的区别(用通俗的语言解释)!

      当然是可以的。同一种总线(比如RS485)上可以跑多种协议(如莫迪康的MODBUS,松下的MEWTOCOL,西门子的profibus/DP)。反之,MODBUS协议可以跑在各种总线上(除了RS485外,还常用在以太网上)。 实际上,不同的总线一般涉及到不同的物理层(硬件)技术,而所谓“协议”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相互传递信息规则的约定。比如,说话、写字都是信息传递的手段,可以看作不同的总线。而汉语、英语则是信息表达方式的不同约定,可以看作不同的协议。那么你说是否可以交叉配合使用?当然,有些高级协议的实现对总线技术是有依赖的,比如can总线实现对等协议(谁都可以主动发言)很容易,而RS485总线实现对等就很难(通信效率会大幅降低)。就好比"哑语"这种总线就比“说话”这种总线不利,交换信息的能力更受限。 至于HDLC嘛,他是一种在同步链路上设计的协议,这种协议一样可以在can上跑,但由于can属于异步总线(没有时钟信号),严格来说是有一点点不同,你可以把它命名为HDLC-can,大家都能理解,就是变种。很多协议都有变种,比如MODBUS-ASCII和MODBUS-RTU,但不影响他们都是MODBUS协议。其实,HDLC自身就有很多变种。
      通讯总线往往指的是硬件。而通讯协议则是跑在硬件上的软件。很多总线都支持不同的协议,但不可能是所有。例如MODBUS协议可以用在传统的RS485,也可以用在施工更有优势的POWERBUS总线上。当然可以。用于工业现场控制的CAN-HDLC网关,包括CAN总线物理接口、AT91SAM7A3处理器和HDLC控制模块,各模块间通过内部总线双向通信。该网关是一种将成本低廉的CAN现场总线和符合ISO13239协议标准的HDLC相结合的数据交换工具
      当然不行。 通信总线和通信协议通常是对应的,换句放说,你选择什么样的通信总线就需要什么样的通信协议去跟它匹配才能通信。每种总线能支持的最大速率(波特率)和抗干扰性等特点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应用中首先要需要根据实际的环境来选择合适的通信总线,如CAN,SPI,SCI,I2C等,当选择完总线类型后就需要根据你所要传输的数据大小或类型来定义相应的协议。所以不同的总线类型要搭配不同的协议,但是协议里数据的格式可以一样,只是外面的框架要按相应的总线类型来匹配。 你可以这么理解:总线是标准定死的,这个标准通常是由几个大的公司联合制定的,你选择了什么总线就要按这个总线的相关标准去设计,而协议是我们自己定义的,当然这个协议制定的前提是要符合总线规范,而协议里面的内容可以由我们根据需要定义。
      通讯总线是硬件,通讯协议是软件。很多时候同样的通讯协议可以在不同的总线上跑,例如RS232、RS485都可以用于MODBUS,但不是任何总线上可以只用任何协议,因为有的总线达不到协议的要求(比如响应时间)。
      通信总线和通信协议的区别(用通俗的语言解释)!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71292.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