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亚萍,1973年2月6日生于河南省郑州市,祖籍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 ,原中国女子乒乓球队运动员,世界冠军,奥运冠军,乒乓球大满贯得主,现为河南邓亚萍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创始人。5岁时,邓亚萍开始打乒乓球,1988年,正式进入国家队。1989年,年仅16岁的邓亚萍首次参加世乒赛就夺得女双冠军。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作为中国队的绝对主力,夺得女子单、双打两枚金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邓亚萍复制了四年前的奇迹,成为中国奥运历史上第一个夺得四枚奥运金牌的人。人物评价:邓亚萍的人生之路是在诠释奥林匹克精神。正是不认输的性格决定了她的命运。当年那个扎着两个小刷子,在乒乓球台前虎虎有生气的假小子已经成为遥远的记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成熟老练聪慧文雅的知识女性;她在训练上不惜力,肯吃苦,同时又勤于动脑;她付出了常人难以付出的努力,也收获了常人难以收获的硕果。
姓名:邓亚萍 (YAPING DENG) (乒乓球 中国) 生日:1973年2月6日生地:中国,河南,郑州国籍: 中国项目: 乒乓球成绩荣誉1989世乒赛女双冠军;1990年世界杯团体赛冠军;1991世乒赛女单冠军,女团、女双亚军,世界杯团体赛冠军;1992年世界杯双打赛冠军;1993世乒赛女双亚军、女团冠军;1992年第24届奥运会女单、女双冠军;1995世乒赛女单、女双、女团冠军,混双亚军,世界杯团体赛冠军;1996年第25届奥运会女单、女双冠军,国际乒联总决赛女单、女双冠军,世界杯女单冠军;1997世乒赛女单、女双、女团冠军,混双亚军。所获荣誉:1987年获运动健将称号1988年获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1990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90年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1990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同年共青团中央授予她“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详细介绍邓亚萍是夺取世界乒乓球冠军次数最多的女选手。身高仅1.55米的邓亚萍手脚粗短,似乎不是打乒乓球的材料,但她凭着苦练,以罕见的速度,无所畏惧的胆色和顽强拼搏的精神,13岁就夺得全国冠军,15岁时获亚洲冠军,16岁时在世界锦标赛上成为女子团体和女子双打的双料冠军。1992年,19岁的邓亚萍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又勇夺女子单打冠军,并与乔红合作获女子双打冠军。1993年在瑞典举行的第四十二届世乒赛上与队员合作又夺得团体、双打两块金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乒坛皇后。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国家奥委会总部做客……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曾获4枚奥运会金牌,14次获得世界冠军头衔,连续8年女乒世界排名第一,是世界上唯一一位蝉联奥运会乒乓球单打金牌的运动员。 1997年后,她先后到清华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和诺丁汉大学进修学习,并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和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2002年邓亚萍在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以及运动和环境委员会两个委员会担任职务;2003年,邓亚萍成为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的一名工作人员。如今,邓亚萍已经和相恋多年的男友,前国家队男乒骁将,广东队的林志刚登记结婚,并把新家安在了北京崇文区的龙潭湖附近。从少年相恋到风风雨雨,再到牵手白头,如今的邓亚萍,可谓爱情事业双丰收。当前情况1997年后,邓亚萍先后到清华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和诺丁汉大学进修学习,并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和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2002年,邓亚萍在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以及运动和环境委员会两个委员会担任职务。目前邓亚萍在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供职。2001年北京申奥团成员之一近况如果亚运会、世乒赛和奥运会的冠军是我乒乓球生涯的三大满贯,那么清华获得学士学位、诺丁汉大学硕士毕业和取得剑桥博士,就是我要完成的另一项大满贯。——邓亚萍1997年退役进入清华大学,2001年拿下学士学位,同年9月进入英国诺丁汉大学,2002年12月12日,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邓亚萍用求学路上一路奋斗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世界冠军求学的悬梁岁月……清华:从写26个英文字母开始“临近退役时,我便开始设计自己将来的路,有人认为运动员只能在自己熟悉的运动项目中继续工作,而我就是要证明:运动员不仅能够打好比赛,同时也能做好其他事情。哪天我不当运动员了,我的新起点也就开始了。”邓亚萍说。“1996年底,我被萨老提名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委员会委员。我明白,这既是国际奥委会的重用和信任,也是一次严峻的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78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