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坛皇后张宁:史无前例蝉联奥运冠军,二婚被大11岁老公宠上天
一 1975年张宁出生于辽宁省锦州市一个普通的家庭! 张宁的父亲张仕财曾经是一名军人,她的母亲常慧敏则是一个普通人,张宁是家里的老大,在她之后还有一个弟弟张凯。 母亲常慧敏30多岁就得了腰间盘突出,有时候病情严重的时候都没法下床,而且父亲张仕财则因为工作经常要出差。 所以小时候得张宁既要上学还要照顾妈妈和弟弟,生活非常得艰辛,这也养成了张宁坚韧不拔得性格。 小时候得她虽然身材瘦弱,但是因为一直做家务,身体素质非常好,是学校里得运动健将,她最擅长得运动是跑步,在小学的时候她创下的800米、1500米记录,长达5年学校都无人打破。 每次参加比赛张宁都能获奖,得到的牙刷、毛巾等等东西,经常带回家,使得很长一段时间家里面都不用买这些东西。 1984年,张宁9岁的时候,锦州市体校羽毛球教练杜志新到张宁所在的南四小学挑选苗子,他一眼就看中了身体素质不错的张宁。 但是张宁却是不愿去体校练习羽毛球,原因便是她还要照顾妈妈和弟弟,于是杜志新便,来到张宁的家里做工作,他告诉张宁的母亲,张宁是一个难得的羽毛球人才,将来肯定会取得很好的成绩,应该克服困难让张宁去练球。 于是在母亲的鼎力支持之下,张宁也只能到锦州市体校去练习羽毛球,因为家里距离体校很远,而体校规定是每天早晨5点半就要出操,所以张宁每天,凌晨4点多就起床,之后一个人骑着自行车赶往体校。 在张宁的家门口有着一条长达300米的胡同,这个胡同没有路灯,张宁每次经过这里的时候,内心都非常的害怕,但即使是这样,张宁也从来都没有请过假。 而且因为家境贫寒,许多一起训练的小朋友,训练完之后又是喝牛奶又是吃鸡蛋,但是张宁只能喝白开水。 不过就算条件不好,但张宁依旧努力训练,同时她还没有丢下学业,每天训练完之后,她就坐在暖气边写当天的作业,很多时候都是晚上10点多才上床睡觉。 二 虽然张宁在羽毛球上的天赋非常高,而且杜志新教练对于张宁也非常的照顾,但是随着母亲常慧敏的病情加重,张宁还是选择暂时告别羽毛球,承担起照顾弟弟的责任。 不过就算在照顾弟弟的同时张宁也不忘锻炼身体,良好的身体素质也就慢慢打下了,就这样到了第二年开春弟弟已经能够自己照顾自己,张宁则又拿起了羽毛球拍。 听说张宁又回来练习羽毛球了,杜志新教练又把张宁抢到了自己的组里,就这样训练了两个多月,正好赶上辽宁羽毛球少儿比赛在锦州举行。 于是杜教练便给张宁报了名,年仅12岁的张宁在这个比赛中,战胜了很多比她大三四岁的选手,拿到了女单第四名的成绩。 张宁的优秀表现引起了辽宁省体校的羽毛球教练白丽华的注意,她觉得张宁是一块练习羽毛球的好材料,精心雕琢之下一定能够成材。 于是白丽华便把12岁的张宁带到辽宁省体校进行训练,在进入更高级的舞台之后,张宁虽然刚开始在队中一直都是垫底的,但是张宁就是不服输,她的羽毛球天赋也是一点点被挖掘出来。 1989年,14岁的张宁入选了辽宁省羽毛球队,这也意味着张宁正式地成为一名职业羽毛球运动员。 因为张宁一个人在辽宁沈阳训练,父母对她很是担心,经常去到沈阳看她,甚至母亲常慧敏担心女儿在沈阳吃不好,每次去还总在家里做一些张宁爱吃的饭菜带上。 而张宁每次看到父母来看她都是非常的高兴,将父母带的饭菜吃得干干净净,同时她还把队里发的运动服拿给父母,让带回家给弟弟穿, 张宁在辽宁省队训练期间,只有每年的春节才有时间回家陪父母,但是哪怕回家张宁依旧不忘训练,每天早早就起来出去跑步。 有时候外面下着鹅毛大雪,但是张宁哪怕是顶着一身雪,也要坚持跑步,看着如此懂事的女儿,张仕财夫妇也是非常的欣慰。 三 1991年,16岁的张宁入选了国家羽毛球队,刚开始师从著名教练陈玉娘,后来陈玉娘离开国家羽毛球队,张宁又跟着李玲蔚教练训练。 从1987年到1994年期间,张宁虽然从省队到国家队,但是她一直都是没有工资的,因此她平时的训练、比赛等费用,都是需要张宁自己承担,也就是张仕财父母来承担的。 这一度让张仕财父母的经济很紧张,有时候常慧敏腰椎复发都不敢上医院,家里的衣服都是破了,补补继续穿。 直到1994年,张宁在法国羽毛球公开赛上夺得女单冠军之后,她才开始有工资,张仕财夫妇的经济压力才得到了缓解。 张宁的身高1米75,是进攻性球员,个人条件也是超过当时的龚智超、戴韫等等球员,被很多球迷认为是中国羽毛球女队下一位领军人物。 但是在1994年雅加达尤伯杯决赛中,张宁作为中国队的第三单打,在前四局中国队与印尼队战成2比2平的情况下。 张宁出战的第五局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张宁当时的对手是印尼羽毛球队的天才少女张海丽,此时的张海丽只有15岁,比张宁还小4岁。 这个年龄段大一岁就意味着经验更丰富,因此大家都对张宁抱有很大的信心,但谁知道第一次参加这种大赛的张宁,心理压力太大,最终以1比2输给了张海丽,也让中国队将保存了5年之久的尤伯杯拱手送给了印尼队。 张宁的这次输球,如果放在现在相信很多球迷还能理解,但在当时疯狂的球迷只知道批评,在这种声音之下,张宁开始被教练“雪藏”,失去很多参加世界大赛的机会。 每次当有世界大赛的时候,教练宁愿让比张宁还小的队员出战,都没有再给张宁机会,这让张宁一度陷入非常失落的境地内。 四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已经21岁的张宁没有出现在参赛名单之上,但她也专门去送了参赛的队员们,之后拖着行李箱回到了辽宁省羽毛球队。 在回辽宁的火车之上,张宁想起自己这一路走来的艰辛,情不自禁地留下的眼泪,对于当时的她来说,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退役之前哪一个单打世界冠军,这样她也就无怨无悔了。 不过张宁的这个愿望一直得不到实现,1998年张宁的世界排名第一次跃升世界第一,按照当时中国羽毛球队内的情况,张宁是完全有资格参加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 但是接下来因为张宁有一次训练迟到了,她便被教练组意外的停赛半年,这让张宁一时之间接受不了。 最主要的是停赛半年,她这么长时间不打比赛,积分下降,也就与悉尼奥运会无缘了,那个时间段张宁内心的沮丧难以用语言表达。 虽然这些打击让张宁一度想要放弃羽毛球事业,但是最终她还是决定坚持下来。 2001年张宁在亚锦赛女单决赛中击败中国香港选手凌婉婷拿到冠军,2002年在获得韩国公开赛之后,张宁的世界排名再次回到了第一的位置。 2003年,羽毛球世锦赛上,张宁一路过关斩将,击败马尔廷、张海丽等世界名将,最终以大比分2比0战胜了队友龚睿那获得了冠军,这也是张宁第一个单打世界冠军。 同年的中国香港公开赛,德国公开赛上张宁均获得女单冠军,2004年全英赛张宁止步女单四强,不过在此后她帮助中国队蝉联苏迪曼杯冠军。 这些成绩也让29岁的张宁成功获得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参赛名额,要知道此时和她同时代的戴韫、龚智超等人早已退役,而张宁依旧坚持在赛场之上。 当时的媒体称张宁是大器晚成,但是张宁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含泪说到:“如果能够选择,有谁愿意大器晚成呢?” 2004年雅典奥运会,张宁一路杀进决赛,决赛中她的对手正是印尼名将张海丽,两人也算是宿敌。 张海丽是亚特兰大奥运会羽毛球女单银牌获得者,又战胜过张宁,心理优势很大,因此一上来就积极发动攻势,拿下了首局的胜利。 但是从第二局开始,张宁就抓住了张海丽胖、矮、移动慢等弱点,频繁调动张海丽,让张海丽疲于奔命,最终以大比分2比1拿下了这场胜利。 五 这枚金牌不仅了结了张宁与张海丽十年的夙愿,同时也打开了张宁的心结,在颁奖的时候张宁留下了开心的泪水。 张宁的父母也被中央电视台邀请一起观看比赛,在看到女儿夺冠的那一刻,张仕财夫妇也是忍不住放声大哭,因为他们知道女儿这一路走来有多么的不容易。 在雅典奥运会之后,29岁的张宁有了退役的想法,因为她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同时她的年纪也到了该退役的时候了。 但是时任中国羽毛球总教练的李永波却是找到张宁谈话,期望她能够再坚持一届奥运会,因为当时中国羽毛球女队很多年轻队员都没有打出来。 因此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张宁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国家利益,但是在选择坚持之后,张宁不得不面对年龄、体力等问题。 在备战北京奥运会期间,张宁两个膝盖的半月板都有损伤,最严重的时候两个膝盖肿得就像茄子一样。 每天训练结束之后,张宁一个人躺在床上,在自己腿周围摆十多个冰袋,自己拿着冰袋进行冷敷。 有一次母亲常慧敏去国家队看望女儿,恰巧当时队医正在给张宁进行治疗,看着队医从女儿的膝盖中抽出一针管一针管的血水,女儿疼的发出刺耳的叫声。常慧敏有些不忍心看下去,躲在走廊边默默地流着眼泪。 六 除了忍受伤病的疼痛和体力的下降之后,张宁还要面对来自年轻队员的冲击。 2005年全英公开赛女单决赛输给了谢杏芳、同年的世锦赛决赛、世界杯决赛张宁都输给了谢杏芳。 不过在此之后张宁的状态也是慢慢回归,拿到日本公开赛女单冠军、亚运会女团冠军、新加坡公开赛女单冠军等等。 在北京奥运会之前,张宁曾经一周之内连输两次,但最终她还是有惊无险地拿到了北京奥运会的女单参赛资格。 此时的张宁已经33岁了,但是她依旧坚守着自己的半区,最终成功地进入女单决赛,和队友谢杏芳顺利会师。 谢杏芳比张宁小6岁,同时在此前她曾两次在世锦赛女单决赛、一次世界杯决赛、两次全英公开赛中战胜过张宁。 因此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谢杏芳的赢面会更大一些,但是那终究都只是猜测,赛场之上总是瞬息万变,最终张宁成功以2比1战胜了谢杏芳,拿到了个人第二个奥运会女单冠军。 拿到北京奥运会女单冠军之后,张宁也成为了第一位蝉联奥运会羽毛球女单冠军的运动员,尤其是她以33岁的高龄拿到金牌,更是一段传奇。 早在2001年,张宁就与队友于洋领证结婚了,于洋也是辽宁大连人,也是中国羽毛球队的运动员,不过一直没能取得出色的成绩,在2000年退役之后,进入国家二队担任男双教练。 不过两人因为性格差异等等原因,在2008年年底选择离婚,离婚之后的张宁也结束了自己的运动员生涯,选择进入国家队任女单主教练。 此后张宁带领国羽女单拿下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冠亚军,她自己也在这一年和李昂再婚,李昂曾是国家羽毛球队队员,和李永波是队友,比张宁大11岁。 2012年年底张宁生下了女儿李可心,此后中国羽毛球也是陷入低谷之中,张宁于2018年从国家队离职,选择培训青少年羽毛球训练。 在2021年6月份,张宁入选了世界羽毛球联合会名人堂,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张宁表示她会将自己一生都投身与羽毛球事业之中。 如今的张宁已经47岁了,丈夫58岁,女儿10岁,虽然职业生涯和感情都很坎坷,但看看张宁现在的幸福生活,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

李永波羽毛球拍怎么样?谢谢
没有听说过李永波牌子的羽毛球拍,我现在用李宁的牌子,还是不错的,李宁的羽球拍的手感还可以,其中n50,n77较轻,适合拉吊突击。n55,n90较重,适合进攻型选手,n90的控球要优于n55。n30,n33球杆较短,适合抽挡,这些都是李宁高端的平头拍,我现在用的是n90,我觉得手感和控球的感觉还是挺不错的。至于球,a300的鹅毛球还是不错的,鸭毛的就只有a100稍微好打点
肯定不好, 别人以他名字做的服装品牌,他只赚个肖像费,但生产出来的产品,就是很垃圾的了,我估计都没有正规羽毛球产品的生产线,顶多做下运动服和运动鞋。
那要看你买的价钱了。价钱高就好实用。

我和羽毛球作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我和羽毛球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和羽毛球作文1 提起羽毛球,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羽毛球是大家最喜爱的运动之一,随处可见大家在空旷的球场上打球。 我们一家非常热爱运动,空闲的时候总会打打羽毛球,根本没有经过什么专业训练。我从六岁开始到现在技术逐渐好转,每次过路的行人看见我打球总会夸奖一番。心里总觉得自己打球水平达到很高的境界了。 在我上五年级的时候,学校让同学们自愿参加些课外活动,我便报了羽毛球。等到开课第一天,我拿着球拍和球朝球馆走去,心想:哈哈!羽毛球,我早就会打了,在队里绝对是第一!没想到到了球馆便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了! 到了球馆,老师说叫我们握拍。我心想:握拍?这不简单吗?就随便一握呗!没想到老师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握拍,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简单,只有你会握拍,你就才能开始学习羽毛球。”我听后,不再骄傲了,认真刻苦的练习。 以后每次上课的时候,老师都先让我们在球馆里围着球馆跑圈,一跑就是十圈。有时候,老师连课都不上,带我们到操场上,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围着操场炮二十圈。二十圈下来我们已经热得汗流浃背,累得气喘吁吁了。开始我们很不理解,后来才慢慢知道打一场球下来不仅要有耐力,还要有体力和意志力。 有次上课的时候,老师让我们两只手各举一个哑铃并摆出正手攻球的动作。我比较瘦,举个哑铃也就能举个十来分钟。可这次,老师让举二十分钟,还必须是纹丝不动。这可难倒了我。怎么办?我想为了能练出好本事来,便强忍着酸痛举了二十分钟。老师看见后,对我伸出了大拇指,我心里美滋滋的。 渐渐的,我真正学会了羽毛球。步伐。正手攻球。吊球。扣杀球。正手握拍……这些技术,我不仅了解了,还真正学会了。 现在想起世界冠军林丹,他的付出是值得的!他日日夜夜都在球场上训练,满头大汗的他似乎还没有感到疲惫,这是因为有股力量在促使他朝前进。这就使他成为世界冠军的原因之一。要想成为世界冠军,就得好好学习,刻苦训练。 我和羽毛球作文2 “诶呀,飞过来了,瞧我的,”“嘭”嗖的一声,球又飞回去了,羽毛球像一只展翅飞翔的白鸽轻盈的在我和姐姐之间飞来飞去。姐姐打球的技术令人防不胜防,忽高忽低、忽左忽右、令我眼花缭乱,难以招架,累得我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只有接球之力,没有还手之余。突然,只听耳边“嗖”的一声,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小白鸽”已经着陆了。我嘴里连连地说:“失误啊!失误!” 当我抬起头来的时候,看见对面的姐姐乐的手舞足蹈,嘴里还不停的说:“笨小子,不行吧!想胜过你老姐,没门儿。”姐姐那骄傲自大的样子激起了我的斗志。我说:“再来。”然后,我握紧球拍,咬紧牙关,只听“嗖”的一声,好球,太棒了。小白鸽在我和姐姐之间“嗖嗖嗖”的穿梭着。你推我挡,好不激烈。这一回,我可不再轻敌了。我脚下生风,大显身手。我和小白鸽配合默契,直打的姐姐全力防守。趁此良机,我猛打猛冲,气势逼人。又听,嗖的一声,好球,“嘭”走,哈哈哈,我赢了。 我和羽毛球作文3 星期天晚上七点多,我写完作业后,便缠着妈妈出去玩儿。 正要出门时,我的心里忽然想到了玩羽毛球,我跑过去拿起羽毛球一挑,那球一不小心就掉到了脸上,我慌忙拿开对着妈妈笑道:“这羽毛球掉在脸上可真疼呀!” 我们娘俩出门骑上车,来到了广场。我急忙打开羽毛球的'袋子,把球拿出来,又把袋子放到了一边,开始打起羽毛球了。 我和妈妈各拿了一把球拍,正对着拉开了距离,还没有开始打,我这心里就开始发慌了,心想:“这么多天没打了,我会不会忘记怎么打了呢?”我觉得自己好像有一点不会打,所以我就让妈妈先发球。 只见妈妈把球向上一扔然后打了过来,我就看懂了,后来妈妈把球打到我这里了,我一接,又打到了妈妈那里,并且我还打的有点远了,情急之下妈妈竟然没接住,我笑着说:“不知道我有这么厉害吧!这可是我的绝招。” “哈哈哈哈哈哈……”等我笑够了,接着由我来发球。第一次,我把球向上一抛,却没有看好时机,自己都没有打着球。 第二次,一不小心打歪了,哎!这可真是没有那么容易打呀! 第三次,我深吸了一口气,终于把球打给了妈妈,妈妈还夸我很棒!打的很好呢! 到了晚上八点半,妈妈催着我赶快回家,因为明天还得上课呢!我只能依依不舍的回到了家,晚上做梦还梦到我正在打羽毛球,虽然今天玩的很累,但是我感觉到很开心。 我和羽毛球作文4 正月初四,我们一家在太奶奶家做客,下午闲着没事,我和爷爷进行了羽毛球比赛。 比赛开始了 ,我先发球,球如飞燕般在天空中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直向爷爷飞去。只见爷爷一伸手,哈哈,球却落在他的脚下了,爷爷望着球说: “老了老了,跳不动了!” 第一只球爷爷输了。接下来的3个球爷爷还是连连失分,爷爷说:“不打了,爷爷不会打。也打不过杭瑜。!”“不行,刚才是热身,爷爷筋骨活络好了,就打得好了!爷爷,继续继续!”我缠着爷爷。 新一轮开始了,是我发球,爷爷紧握住球拍摆好架势准备接战。我心里想:我得让爷爷“战胜”我。一开局,我就少使了一些力气,爷爷顺利地接住了球,我俏皮地对爷爷说:“爷爷,你真棒!”我接住爷爷的球,大声一喊:“爷爷,看左边,”只见爷爷把手往左边一伸,球就送过来了。“哎呀”,可惜,爷爷使出的力气不大,球离我有点远,我快速地跑过去,却把球抬到了上面。这下,真的是爷爷胜利了。“爷爷,你的球很高明啊!”爷爷乐了!奶奶说他像个小孩。 我和爷爷继续打球,经过刚才的热身之后,爷爷的球技果然“大有进步”,我突然想到:以前,妈妈和我比赛时也一样吧!哈哈,真快乐! 我和羽毛球作文5 每个人都有梦想,我也一样,它是人人所向往的,而没有梦想的人生将是空虚的,但梦想总是随着思想的前进而改变的。 我从记事起就喜欢打羽毛球,记得在很小的时候,姐姐把羽毛球和羽毛球拍带到我家来,趁姐姐不注意,我就叫上妈妈来打羽毛球。过了几天后,我实在忍不住了,就恳求妈妈给我买一套羽毛球,妈妈爽快地答应了,从此我便迷上了羽毛球。每次打羽毛球,我都好像充足了电一样,精力充沛,就算是汗流浃背我也乐此不疲。每个人都有偶像,我当然也不例外。不过我的偶像可多了,比如说男单的林丹、鲍春来、陈金、陈郁,女单的谢杏芳、张宁、卢兰、朱琳。但是,在这两大类型里,我各有一位是最喜欢的,那就是男单的林丹和女单的谢杏芳。他们是偶像中的精英,也是我国羽毛球界里的得力干将,而且他们还得了不少的金牌,一起为我们的中国争光添彩!要是我能够像他们一样为国争光该有多好啊!想到此,我都会紧张而又期待地憧憬着自己的未来到底是怎样的。 梦想像一粒种子,种在“心”的土壤里,尽管它很小,却可以生根、开花,我们现在还小,虽然梦想总在变化,但有一点我很清楚:假如没有梦想,就像生活在荒凉的戈壁里,冷冷清清,没有活力。有了梦想,也就有了追求,有了奋斗的目标,有了梦想,就有了动力。它会催人前进,也许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中,会遇到无数的挫折、坎坷,但没关系,跌倒了自己爬起来,为自己的梦想而前进,毕竟前途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也许我的梦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地改变,可是我坚信:有梦想的人生会更加精彩。 我和羽毛球作文6 真正接触羽毛球是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那时妈妈为了我锻炼身体就帮我报了一个羽毛球培训班,打球虽然艰苦,但是我没有半途而废,打了两年我渐渐地喜欢上了羽毛球,这期间发生了许多故事,现在我就讲讲我和羽毛球的故事吧! 在没有学习羽毛球的时候,我是一个非常不自信的女孩,因为我的学习成绩不是很优秀,所以很少受到老师的表扬,每当老师表扬其他同学的时候,我心里就会很失落,长久以来,自信就离我越来越远。 刚开始学习羽毛球的前半年,训练非常枯燥,天天就是挥拍、步伐练习和一些羽毛球的基本动作,我差一点就放弃了。我记得有一次训练完后,我们几个小伙伴打了一场比赛,当我上场的时候,我大力的发了一个后场高球,只听见“啪”的一声,羽毛球那轻盈的身体随着一道优美的弧线飞了出去,由于球的角度很刁,对手还没有回过神来,球已经落在了他的边角内,哈哈!我发球得分。轮到对手发球的时候,它也是一个高球,我全神贯注的盯着球飞行的方向,我抓住机会猛的腾空而起,啪的一下直接扣死。哈哈!我又成功了。就这样几个回合下来,我越战越勇,这时候场边上两个阿姨说“你看那个小姑娘小小年纪真厉害,动作还很标准,是个打羽毛球的好苗子。”听到别人的赞扬,我心里就像吃了蜜糖一样甜滋滋地。阿姨的话给了我莫大的力量,我轻而易举赢了几个小伙伴。比赛结束后,我满头大汗,浑身湿漉漉的,虽然很累,但我开心极了,沉寖在胜利的喜悦之中久久不愿离去。原来学习羽毛球这么有成就感。 在后来的训练中,我都非常地认真,刻苦训练,我的球技也越来越好,我的自信又回来了。有了自信我在学习上也越来越认真、刻苦,成绩也进步很大,老师对我的表扬也渐渐地多了起来。 我爱羽毛球,你让我找回了自信,让我成为一个活波开朗、自信的女孩,谢谢你羽毛球! 我和羽毛球作文7 当我还是一个四、五岁的“小毛孩”时,就经常拿着比我矮不了多少的羽毛球拍,拖着外公的衣角让他带我到小区花园打羽毛球。那时的我还不懂得什么是羽毛球规则,但只要球拍碰触到羽毛球的那一瞬间我就会感到异常兴奋,林丹、李永波也成为我深深崇拜的偶像。终于有一天,我向爸爸提出了想学打羽毛球的想法,结果爸爸很爽快的答应了我,并且帮我找了专业的羽毛球教练-唐教练。 第一节课,教练教我怎样正确架拍。我整个人站立成射箭的姿势,头部微微上仰,脸部侧向右面,眼睛注视着对方来球的方向。左手向上高高抬起,手指向着来球方向并和眼睛注视的方向保持一致。右手握拳抬起并后屈呈90度三角状。身体向右侧转并稍稍后仰、双脚呈“外八字”型站立,保持重心的稳定。就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我整整练了3节课才勉强达到教练的要求。这时我才明白林丹需要付出多少的汗水和努力才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也深深理解了“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句话的含义。 在我掌握好架拍姿势后,唐教练开始教我基本的战术动作之一——“拉后场”。我先要握好羽毛球拍并站好“架拍”姿势,把全部力量聚在球拍的拍面上,借助腰部旋转的力量迅速击球。随即用“小米字步”快速移动至球场中间,等待对方球手再次发球。在后场完成这一连串动作后,只听“啪”的一声脆响,洁白的羽毛球一跃而起,在空中划出一道高高的、优美的抛物线。这时场外传来一个叔叔的赞美声:“这小子打得真不错!”我谦虚地笑了,继续着我的练习。 “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经过两年多坚持不懈的刻苦练习,我的羽毛球技术有了很大提升,原本瘦弱的身体也变得更加强壮。跳跃在拍间的羽毛球就象我蓬勃的点点朝气,陪伴着我渡过无数的美好时光!我爱羽毛球运动,也一定会将它坚持下去! 我和羽毛球作文8 今天是星期天,上午天公作美,阳光普照大地。我们全家在绿茵茵的草坪上,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羽毛球大赛。 首先,妈妈给我发了一个重重的扣球,我把羽毛球狠狠地往上一提,由于打得太高,妈妈抬头看球,阳光正好照耀着她的眼睛,看不清,就没接着。我侥幸得了一分,现在比分是1:0。因为上一轮我赢,所以这一轮我发球,我猛然发出一个势大力沉的“电力球”。这可是用了我的吃奶力气啊!我胸有成竹地等着妈妈再次接不着,可是,唉!我的人矮,球发得太低,“啪!”球打在网上,网都没有过,比分成了1:1,太扫兴了。于是,我们的比赛一轮一轮地进行。结果,五局我三胜,我赢了!在胜利面前,我像一只得意洋洋的小公鸡,而妈妈就像一只斗败的母鸡一样垂头丧气。 接下来,该我和爸爸较量了。我想到爸爸不像妈妈那么容易对付。所以,我尽量稳住气,因为爸爸力气大,水平高,我可能打不过。接下来,果然不出我所料,虽然前两场我把爸爸打败了,但后面三场我被打得“屁滚尿流”。气急败坏之下,我掉头就往家走,不打了! 没一会儿,爸爸妈妈追上来了,爸爸语重心长地说:“你如果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才是大将风范。”听了这话,我惭愧不已,心想:爸爸的教诲,我一定要牢记在心。 我和羽毛球作文9 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和妈妈来到操场上打羽毛球,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经过吧。 首先,我站在背向太阳的地方,妈妈面对着太阳,我们站定姿势,开始开心地打起羽毛球来。我们一来二往,我的每一次击球都用尽全身的气力,妈妈也不示弱,不过我发现妈妈打过来的球一会弱一会强,不知道是不是风向的关系。我们你一下我一下,打得不可开交,我和妈妈的最高来回连击是七回合。有一次,在打到第三回合的时候,我大声喊了一声:“燃烧吧,小宇宙!” 球拍用力一甩,妈妈那边没有接住球,我赢了一个球。五比七的时候,我和妈妈来回打了六个回合,终于,胜负出来了,你猜猜这次谁赢了?是妈妈赢了,比分到了五比八了,我落后三分,心里好着急啊。我暗暗咬紧牙跟自己说:一定要加油!接下来的几个回合中,居然每次我都是一个回合就把妈妈击败了,比分一下子来到八比八。九比九的时候,我和妈妈都发出了强烈的气息,开始了,我和妈妈你一球我一球,又打了整整7个回合,到第8回合时我一个重击,妈妈没有接住球,我居然胜利了,我开心的跳跃起来。 你叫我怎能不喜欢打羽毛球呢?这个周末玩得真开心。 我和羽毛球作文10 我的妈妈,长着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和一个又大又聪明的脑袋。妈妈的爱好是打羽毛球。 她可是一位羽毛球高手,她小时侯的梦想就是扫平全球的羽毛球高手。 有一天,我和妈妈去羽毛球馆打球。一开始,妈妈就占了上风,我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我心想:妈妈长说,坚持就是胜利!想到这句话,我心里开始认真起来,一直顶住妈妈的进攻, 最后,还是顶不住妈妈的攻击。这一场输掉了,我皱着眉头,心里又想:我那么努力还是输掉了。 可是,妈妈走过来对我说:“孩子,输一次,不代表永远都输,要相信自己。”听了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自信心,我休息了一会儿,喝了点水,又拿起球拍,有开始进行下半场比赛。 今次轮到我发球,我把球打得远远的,妈妈跑了很远,才接到了球,可是她没有注意到前场的防守,被我第二次把球发到前场,妈妈来不及跑上前接球被我反败为胜,这场比赛我们两个打了平局。 经过妈妈一天又一天的训练,我的羽毛球技术不断长进,总有一天,我也要像妈妈一样成为羽毛球高手!

羽毛球拍哪种牌子便宜又好用的?质量好的?
羽毛球行业里最好最出名的是yonex,几乎每一代产品都在各项大赛夺金摘银,国内由广东威健做总代理,高端球拍日本产,中低端台湾产。 李宁做羽毛球是近几年的事,李宁连续收购了凯胜,红双喜的几条生产线,然后赞助国家队,把牌子打起来的。技术有,肯定不算最顶尖,毕竟人家yy在这行业做了60多年了,李宁用料很足。胜利(威克多)是台湾的,厂在南京,一直是国内最大的(李宁的销量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场,由于价格原因,占有率不高)。胜利的拍子相对便宜,做工不错,性价比比yonex要高凯胜现在是李宁旗下产品,国青队赞助商。主要做中低端市场红双喜不是专业做羽毛球的,主营业务是乒乓。红双喜大部分的羽毛球产品都比较低端,建议不要购买。 这些是最常见的几个牌子
我买的是李永波,轻巧又好用,几十块钱又便宜
不管你对羽毛球运动是否在什么水平,建议最好选择碳素拍,轻,弹性比较好,手臂不会容易受伤,再根据自己的力度选择好YY羽线和拉线磅数,还有握手胶。初学者,去批发市场,一般碳素拍价位可选择两百元左右,拍都很好。
我饭吃了

中国羽毛球国家队教练李永波的儿子李根的资料
他是李根,与美国前总统的名字谐音。 他初涉羽坛就引起广泛关注,不是因为名字而是因为父亲,他是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之子。 15岁的李根已是国家二队球员,身体条件不错,但技术远没成形。在上周结束的好运北京2007国际羽毛球邀请赛中,他在混双和男双比赛中,均在首轮就遭淘汰。 李根承认爸爸给他带来了很多练球的便利条件,但无形中也给他带来了很多压力。 【出身】 李根就是李家的根 1992年,李根出生,当时李永波刚刚成为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据李永波回忆,“李根”这个名字跟美国前总统“里根”没有任何联系。“李根的名字是他妈妈起的。言下之意是老李家的根儿,因为我两个哥哥生了三个女儿,到我最后一个机会的时候有了这么一个儿子,所以他妈妈就起了李根,李家的根。”李永波解释说。 李永波做了几十年队员和教练,妻子也是艺术体操选手,深谙运动员之苦的李永波不想让儿子再走这条路,他希望李根能像普通孩子那样上学读书,找个好工作。不过从小就浸泡在羽毛球场的李根难免不被大环境感染。12岁那年,李永波经不住儿子的要求,终于让他拿起了羽毛球拍,项目跟李永波做队员时的一样主攻男双,此外他还兼顾混双。“他一拿起球拍打的时候有了那种意识和感觉在里面,从小就在这种文化和背景下,肯定受感染,所以环境还是很重要的。” 【出道】 半路“出家”基础较差 12岁开始练球的李根知道自己在基本功上差别人一截,两场比赛都是大比分失利,他并没有懊恼。“早练当然好了,可以减少失误。不过也没多大关系,大一点儿开始练球的好处,就是可以比较好地领悟教练的意图。我现在不去想别的,尽力去练就好了。”在记者问起今后的目标时,15岁的李根有些迷茫,他还不清楚具体的目标,只是诺诺地说“尽力打球就好了。” 去年羽毛球队春节晚会上,李根的一段街舞征服了队友,那个时候的他看上去更像一个90后的大男孩。“晚上不训练的时候,我会上上网,偶尔也会打打游戏。每天上下午都是训练,不可能有太多时间做别的事情。”15岁的孩子大多还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而李根已经在走着父亲20多年前走过的路了。李永波说:“练双打是我帮他选的,他练得比较晚,12岁才开始系统练习,他没有足够时间分项练,所以应该找一个适合自己的项目。双打靠两个人组合,本身他也不是跑动型的,相对场上移动比较快所以选择了练双打。” 【拜师】 13岁赴福建投奔汤仙虎 在本次好运北京邀请赛上,有两个年轻人都出自名门之后,除了李永波之子李根,还有名帅汤仙虎的儿子汤松桦,两人一个偏向双打,一个偏向单打。两人今年同为15岁,而且都是汤仙虎在福建带出来的。 2005年7月,13岁的李根被父亲送到福建,带他的正是原国家队教练汤仙虎,此后李根一直在福建队训练。汤仙虎在雅典奥运会后从国家队退休,担任了福建一家羽毛球公司的技术顾问。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汤仙虎把精力放在了汤松桦和李根身上,目的就是想把这两人培养成世界冠军。15岁的李根已经长到了1米80的个头儿,从身体素质上说,是一块打羽毛球的好料子。 李永波做国家队总教练时,就表示要培养出100个世界冠军,目前数量已经过半。而在李永波的计划中,15岁的李根也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世界冠军。“我在网上看到一些网友留言,有网友说相信李根可以成为我培养的100个世界冠军中的一员,这当然好啦,我更希望他能是第100个,这样我就可以退休了。”李永波笑着说。好运北京赛事只是李根的第二个大赛,此前在今年9月还参加了在越南举行的亚洲羽毛球邀请赛,拿到了双打第8名和团体第2名的成绩。 【训练】 儿子不听总教练的指挥 15岁的李根小时候很少有时间能和父母聚在一起,这对他“已经习惯了”。直到进入国家二队后在京训练,休息时是可以回家的,不过刚进国家队的他训练并不理想。“一进队的时候练多一点儿会想着偷懒,现在明白一点儿道理了,不训练不会出成绩的。”李根笑着说,而用李永波的话来说,那时的李根“本来腿不痛说痛,肚子不痛说痛。” “我带了这么多队员,就他一个不听我的,就是林丹、张宁都得认真听我的话。”李永波说儿子从不把自己当教练看。 有李永波这样一位父亲,李根难免有些压力。训练的时候,李根可以和队友说说笑笑,而当李永波坐在场边的时候,李根马上就收敛了起来。“他来现场让我压力很大,不过我基本发挥了水平,就是步伐移动上还需要提高。”李根说,“其实我并没有感觉和别的队友有什么不同,只是感觉机会多一些,尤其是多一些和高手过招的机会。” 【未来】 有希望参加奥运会 “我更希望从父亲而不是教练的角度去看他的比赛。”看完李根的混双比赛时,李永波笑着说,“这是我第一次现场看他打球,之前他训练和在二队的比赛,我是不去看的,要不是因为这次测试赛,我也不会去看他比赛。”11日上午,李永波一直坐在场边看完了李根/夏静云的混双比赛,不过他没有给任何指导。 晚上的男双比赛,李永波早早坐在场边,场边支着一部家用摄像机。李根和郭俊杰搭档,两人对阵包子龙/邓晓,人高马大的李根场上移动有些慢,几次救球都是差一点点。11分局歇时,李永波忍不住上前说了几句,李根边喝水边点着头,这个时候的两人看上去更像是师徒而非父子关系。此后的比赛,李永波没有起身,他只是不时和二队男双教练于洋俯耳说几句。李根首局速败后,李永波起身离开场地,到结束也没再回来。 “我觉得他很幸运,羽毛球生涯开始不久就有机会体验奥运场馆。”李永波说:“2016年的时候他24岁,正是最好的时候。”在李永波看来,这几年李根需要打好基础,如果练的好,参加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也不是没有机会。“如果他坚持下来,总有一天会出现在奥运赛场上。”
李根(LEE GEN),1992年9月24日生,著名羽毛球国家总教练李永波之子,著名羽毛球运动员,18岁成为国家羽毛球二队队员,主攻双打。曾经获得国内青年赛、世青赛和亚青赛冠军,是中国羽坛有潜质的选手。 历史成绩:世青赛团体冠军、单项第3 名亚洲羽毛球邀请赛上双打第八名和团体第二名 2010、2011年全国青年羽毛球锦标赛男双冠军。 2012年汤杯亚洲区预选赛团体冠军成员。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79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