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协议详解(动态路由协议)

      最后更新:2023-04-20 21:29:28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OSPF路由协议的虚拟链路怎么配置

      OSPF案例分析之如何得到正常的OSPF路由 详解OSPF的hello包的结构和内容 OSPF常见错误与排查方法 OSPF的邻居状态机 OSPF路由协议中的邻居与邻接 OSPF路由协议详细介绍 OSPF对外部路由的选路规则完全验证版 OSPF身份验证配置实例 OSPF中7种类型LSA(链路状态通告) 实验室之OSPF篇:OSPF 虚拟链路- 非连续区域修复 实验室之OSPF篇:帧中继承载OSPF –点对点( Point-to-Point) 实验室之OSPF篇:帧中继承载OSPF- 点对多点 非广播(Point-to-Multipoint No-broadcast) 实验室之OSPF篇:帧中继承载OSPF – 点对多点(Point-to-Multipoint) 实验室之OSPF篇:OSPF DR和BDR选举 实验室之OSPF篇:帧中继承载OSPF – 非广播(Non-Broadcast) 实验室之OSPF篇:帧中继承载OSPF-广播(Broadcast) 实验室之OSPF篇:理解OSPF中的network命令 debug ip ospf adj 在NBMA网络点到多点模式下配置OSPF实际案例 OSPF虚链路(virtual-link)配置实例 + 详细验证过程 OSPF邻居认证实际案例(配图)+详细验证过程 OSPF实验过程详解(OSPF在NBMA上实现法) 检验OSPF末节区域/绝对末节区域 OSPF与ISIS的双向重分布 OSPF的操作1,邻接 MPLS-OSPF Sham-Link IS-IS与OSPF的比较 路由协议对比 OSPF协议与RIP协议的比较 OSPF路由协议数据包格式 OSPF路由协议仿真测试 ospf的选路及汇总 ospf汇总路由的cost值 ospf的注意事项 关于OSPF动态路由协议一致性测试简介 OSPF动态路由协议的路由更新机制简介 关于OSPF动态路由协议的可伸缩性测试 分析OSPF动态路由协议的基本工作原理 教你如何进行OSPF路由协议的仿真测试 OSPF路由聚合的两种方法 修改OSPF 管辖距离 监视和维护OSPF 建立OSPF交互关系adjacency 静态路由再发布到OSPF中 在单工以太网接口上配置OSPF 按需电路上配置OSPF OSPF配置示例 PE的OSPF 设置 探讨关于OSPF的network配置 如何过滤ospf中的lsa3 在单个区域办配置OSPF 使用OSPF路由协议配置的身份验证 OSPF计算路由 OSPF协议的报文简述 OSPF协议的路由更新机制 OSPF协议的区 研究OSPF数据结构 Cisco路由器OSPF协议经典学习笔记 OSPF-4-ERRRCV的含义 OSPF路由协议概念及工作原理 OSPF协议介绍 OSPF协议概述 OSPF动态路由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OSPFv3动态路由协议在NBMA链路上的实现 动态路由协议OSPF原理和特性 动态路由协议OSPF与EIGRP的全面对比 OSPF协议路由器及链路状态数据包分类 OSPF路由协议概念解释和特性介绍 OSPF路由协议在CISCO路由器上的应用 优先开放最短路径(OSPF)协议 OSPF全面改善IP性能 OSPF可伸缩性测试 OSPF协议基础问答 OSPF协议的验证 OSPF路由聚合的两种方法 OSPF 使用缺省路由耗费 网络基础知识讲座十四:OSPF路由协议初步 网络基础知识讲座十五:OSPF路由协议进阶 OSPF经验总结 详述OSPF路由协议概念及工作原理
      在OSPF中,所有区域都必须与主干区域相连。如果主干区域不连续或被特意划分开, 就可建立虚拟链路。虚拟链路的两端是区域边界路由器,必须在两路由器上都设置虚拟链路。每一路由器上的配置信息由两部分组成:其他虚拟端点(ABR)和非主干区域(两路由器共有,称之为传输区域)。注意:虚拟链路不能通过stub区域设置。 要建立虚拟链路,在路由器配置模式下,执行下列命令:命令 作用area area-id virtual-link router-id[hello-interval seconds][retransmit-intervalseconds][transmit-delay seconds][dead-interval seconds][[authentication-key key]|[message-digest-key keyid md5 key]] 建立虚拟链路。使用show ip ospf virtual-links EXEC命令,显示有关虚拟链路信息。使用show ip ospf EXEC命令,显示OSPF路由器ID。 合适了给个分 .谢谢 .
      虚链路对于不连续区域提供到骨干区域的逻辑连续 配置虚链路的命令:Router(config-router)# areaarea-idvritual-linkrouter-id配置虚链路的几条相关的规则:虚链路必须配置在两台ABR路由器之间配置了虚链路所经过的区域必须拥有全部的路由选择信息,这样的区域又被称为传送区域(Transit Area)传送区域不能是一个末梢区域 使用命令show ip ospf virtual-link可以查看一条虚链路的状态
      用的VL,先将A1与A0连接起来,再连接A3.开始不知道怎么回事,总不成功.重新配置OK了. 后来我将A3后来也配置成一个A0,也就是在这个网络中配置了两个主干区域.但并没有将两个A0连接起来,OSPF也运行正常.
      要写出来就太多了,直接给你个地址,你自己去看吧。 http://tech.ddvip.com/zt/ospf.html 记得给加分喔(^@^)
      OSPF路由协议的虚拟链路怎么配置

      无线路由器桥接设置图解有哪些?

      无线路由器桥接终极完美教程图文详解:要求至少有一台路由器支持WDS功能,但两台路由器的牌子不一定要相同本例中两台以TP-LINK WR741路由器为例,其他型号的设置也是一样的 (TP-LINK的路由器用习惯了,设置起来也比较简单,其他牌子的路由器估计设置也大抵差不到哪儿去)首先给两台路由器你个称号,被桥接的叫做主路由 器,执行桥接的叫副路由器(或从路由器)。如果你的两台路由器其中有一款型号比较老只有或没有Bridge功能,那么建议将老的路由器作为主路由器,另一台作为副路由器第一步:设置主路由器,保证 任意一台设备连接主路由器能正常上网,然后进入主路由器的设置界面,然后在左侧选项条中点击「运行状态」,在WAN口状态栏可以找到DNS服务器,一共有 两个,主DNS和备选DNS服务器,把它写在纸上待会儿用。 注意:主路由器不能开启WDS,否则会导致主路由器故障点击「网络参数」->「LAN口设置」把路由器的LAN地址设置为192.168.1.1保存,此时会重启重启后回到设置界面点击「无线设置」->「基本设置」SSID(自己喜欢什么就填什么) 本例以TP_LINK-A为例信道从1到13随便选一个,但不能选自动,防止WDS功能不稳定,本例以信道11为例。其他的就不用管了。 点击「无线设置」->「无线安全设置」 加密方式选WPA-PSK,密码自己喜好,本例以12345678为例注意相比旧式的WE加密,WPA/WPA2 加密更安全,且桥接起来更稳定,所以推荐使用WPA/WPA2加密点击「DHCP服务器」->「DHC服务器设置」 把「地址池起始地址」设置为 192.168.1.100把「地址池结束地址」设置为192.168.1.149其他不管,保存,重启主路由器,这样主路由器就设置好了。进入副路由器的设置界面,点击「网络参数」->「LAN口设置」,把副路由器的LAN地址设置为192.168.1.2防止与主路由器冲突,同时也便于管理主和副路由器。点击「无线设置」->「基本设置」 SSID自己喜欢,但不要与主路由相同,本例以TP_LINK-B为例信道和主路由相同,选11勾选「开启WDS」, 在弹出的界面点击扫瞄,得到AP列表以后找到主路由器的SSID,即TP_LINK-A,点击右边的「连接」按钮,会回到先前的界面。加密方式选WPA- PSK,密钥填主路由的密钥:12345678,(保持与主路由器一致即可),保存由于新的WDS功能于老式的Bridge有所不同,更为高级,所以仅需 所有副路由器开启WDS并填入主路由的信息即可,如主路由开启WDS或Bridge功能,请关闭,否则WDS功能无法使用。点击「无线设置」->「无线安全设置」 ,在这里设置副路由的密码,(不必和主路由器一样)懒得记就和主路由一样。注意:网上很多教程到这里都是一样的,但都缺少下面的关键步骤,所以即使桥接成功也无法上网。原因在于这些教程都忽略了DHCP服务器设置的步骤,导致设备无法自动获取IP地址而无法上网。所以副路由的DHCP服务器必须开启。点击「DHCP服务器」->「DHCP服务器设置」,把「地址池起始地址」改为192.168.1.150把「地址池起始地址」改为192.168.1.199只要不和主路由器产生交集即可「网关」填写主路由器的IP地址,即192.168.1.1主和备选DNS服务器填之前写在纸上的地址保存并重启路由器。用你的iPad或Phone连接副路由器TP_LINK-B就可以了。注意:如需配置更多的路由器,其余路由器的设置如同此,仅需改变LAN口地址即可再次声明一下,由于新的WDS功能于老式的Bridge有所不同,更为高级,所以仅需所有副路由开启WDS并填入主路由的信息既可。如主路由开启WDS或Bridge功能,请关闭,否则WDS功能无法使用。1、无线路由器无线路由器是用于用户上网、带有无线覆盖功能的路由器。无线路由器可以看作一个转发器,将家中墙上接出的宽带网络信号通过天线转发给附近的无线网络设备(笔记本电脑、支持wifi的手机、平板以及所有带有WIFI功能的设备)。市场上流行的无线路由器一般都支持专线xdsl/ cable、动态xdsl、pptp四种接入方式,它还具有其它一些网络管理的功能,如dhcp服务、nat防火墙、mac地址过滤、动态域名等功能。市场上流行的无线路由器一般只能支持15-20个以内的设备同时在线使用。一般的无线路由器信号范围为半径50米,现在已经有部分无线路由器的信号范围达到了半径300米。2、无线路由器的协议标准到2013年,无线路由器产品支持的主流协议标准为IEEE 802.11n,并且向下兼容802.11g、802.11b。这里首先就要认识这个标准所包含的意义。协议打头的“IEEE”是一个国际的无线标准组织,它负责电气与电子设备、试验方法、原器件、符号、定义以及测试方法等方面的标准制定。而在无线路由器领域,除了以上两种协议外,其实还有一个IEEE802.11a标准,只是由于其兼容性不太好而未被普及。而IEEE802.11b与802.11g标准是可以兼容的,它们最大的区别就是支持的传输速率不同,前者只能支持到11M,而后者可以支持54M。802.11g+标准可以支持108M的无线传输速率,而新推出的802.11n可达到150M的无线传输速率,传输速度可以基本与有线网络持平。综上所述,如果构建一个数据传输频繁且有一定传输速率要求的无线网络,那么支持IEEE802.11g标准的无线路由器是首选;而如果是初涉无线网络,则可以选择价格相对低廉的支持IEEE802.11b的产品。
      无线路由器桥接设置图解有哪些?

      热备份路由器协议详解 vmac地址由哪些部分组成

      Part I: Fundamental HSRP(Hot Standby Router Protocol):Cisco私有的第3层协议。HSRP为IP网络提供网络冗余,确保用户流量能立即并透明地恢复网络边界设备或接入电路中的第一跳故障。在LAN中,多个router组成一个HSRP组,其中一个router代表这个HSRP转发这个LAN中的数据流,其它所有router只发送HSRP hello来维持这种HSRP组关系。一个HSRP组共享一个IP和一个MAC地址。每个router可以加入多个组。一个HSRP组由一台active router,一台standby router及other routers。1>active router转发指向VIP的数据流,并发送HSRP hello包给所有其它HSRP组成员。(最终处于active state)2>standby router不转发指向VIP的数据流,发送HSRP hello包给所有其它HSRP组成员,并监控active router的状态。(最终处于standby state)3>other routers不转发指向VIP的数据流,只监控HSRP hello包,不发送。它们执行普通router的工作,只转发目标为他们自己的分组,不转发目标为VIP的地址。(最终处于listen state)Part II: HSRP Operation当standby router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收到active router的hello包时,它就认为active router出现故障了,并取代它的active router的角色。因为host设备使用VIP及VMAC来标识它们的网关设备,所有它们不会发现这种变更,也不会感觉到服务的中断。active router的选择:1>优选priority大的HSRP router,默认的priority值为1002>优选lowest mac地址为了方便进行负载均衡,一个router可以属于多个HSRP组的成员,每个HSRP组有一个VIP及VMAC。一个LAN最多支持255个HSRP组。如果host设备发送数据分组给VIP的VMAC地址,由active router来进行相应的数据流转发。如果host设备发送一个对VIP的ARP请求,由active router用相应的VMAC来应答。Part III: VMAC FormatVMAC地址由3部分组成:1>Vendor ID:MAC地址的前3个字节2>HSRP code:2个字节,一般为07.ac,指示此地址为HSRP router。3>Group ID:MAC地址的最后一个字节,为HSRP的组号。热备份路由器协议详解 vmac地址由哪些部分组成?热备份路由器协议详解 vmac地址由哪些部分组成?Part Ⅶ:HSRP Command Reference1> standby {group-number} ip {virtual-ip-address}group-number:缺省为0,可配置范围0-255注:使用HSRP时,host设备不能发现HSRP router的真实MAC地址,所以在配置了HSRP时,cisco设备自动禁用了ICMP重定向:no ip redirects2> standby {group-number} priority {priority-value}priority:缺省为100,可配置范围0-255priority最高的router成为active router,priority相同,则最高ip地址的router为active router3> standby {group-number} preempt允许一台router只要有高的priority就可以立即强占成为active router4> standby {group-number} {hellotime} {holdtime}group-number:缺省为0,可配置范围0-255hellotime:缺省为3,可配置范围1-255holdtime:缺省为10,可配置范围1-2555> standby {group-number} track {type number} {interface-priority}type number:使HSRP监控此接口,如果此接口down掉,则接口的HSRP priority值减去interface-priorityinterface-priority:接口down掉的惩罚值。6> show standby {type number} {group} {brief}Switch#show standby Vlan11 11Vlan11 - Group 11Local state is Active, priority 110Hellotime 3 holdtime 10Next hello sent in 00:00:02.944Hot standby IP address is 172.16.11.115 configuredActive router is localStandby router is 172.16.11.114 expires in 00:00:08Standby virtual mac address is 0000.0c07.ac017> debug standby [errors] [events] [packets]监控HSRP所有的状态改变及hello包的发送。8> debug standby terse监控HSRP所有的errors,events和packets信息(不包括hello及advertisement packets)Part Ⅷ: HSRP ConfigurationRouterA:!interface Vlan10ip address 172.16.10.32 255.255.255.0no ip redirectsstandby 1 priority 150standby 1 ip 172.16.10.110standby 2 priority 50standby 2 ip 172.16.10.120RouterB:!interface Vlan10ip address 172.16.10.33 255.255.255.0no ip redirectsstandby 1 priority 50standby 1 ip 172.16.10.110standby 2 priority 150standby 2 ip 172.16.10.120RouterA#show standby briefP indicates configured to preempt.Interface Grp Prio P State Active Standby Virtual IPVl10 1 150 Active local 172.16.10.33 172.16.10.110Vl10 2 50 Standby 172.16.10.33 local 172.16.10.120Part Ⅸ: Tuning HSRP OperationsSubsecond Failover:HSRP hellotime及holdtime可以配置为millisecond级别,进而将HSRP故障检测时间减少到1秒内。switch(config-if)#standby 1 timers msec 200 msec 750Preempt Time Aligned with Router Boot Time:preempt是HSRP很重要的一个特性,它允许主router在经历failover后再次成为active router。当主router重启后,HSRP应该等待此router与其它相连的设备建立好相应的通信连接后再preempt HSRP。否则有可能会导致packets不可达。这时就需要在preempt之前有一个延迟,以等待router完成它的通信连接或路由信息收集。这个延迟要根据不同设备不同的启动时间来设定,一般这个延迟应该比启动时间大一倍,以确保主router有能力成为active router。switch(config-if)#standby 1 preempt switch(config-if)#standby 1 preempt delay minimum 180
      热备份路由器协议详解 vmac地址由哪些部分组成

      ospf路由表,邻居表详解

      如果不计较成本投入的话,可以使用双线路由器,并设置路由表,对不同的IP访问进行线路选择。 如果两根线路都是接入同一台计算机的话,也可以用route的命令进行路由设置Route 命令详解在本地 IP 路由表中显示和修改条目。语法route [-f] [-p] [Command [Destination] [mask Netmask] [Gateway] [metric Metric]] [if Interface]]参数-f清除所有不是主路由(网掩码为 255.255.255.255 的路由)、环回网络路由(目标为 127.0.0.0,网掩码为 255.255.255.0 的路由)或多播路由(目标为 224.0.0.0,网掩码为 240.0.0.0 的路由)的条目的路由表。如果它与命令之一(例如 add、change 或 delete)结合使用,表会在运行命令之前清除。-p与 add 命令共同使用时,指定路由被添加到注册表并在启动 TCP/IP 协议的时候初始化 IP 路由表。默认情况下,启动 TCP/IP 协议时不会保存添加的路由。与 print 命令一起使用时,则显示永久路由列表。所有其它的命令都忽略此参数。永久路由存储在注册表中的位置是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TcpipParametersPersistentRoutes。Command指定要运行的命令。下表列出了有效的命令。 命令 目的add 添加路由change 更改现存路由delete 删除路由print 打印路由Destination指定路由的网络目标地址。目标地址可以是一个 IP 网络地址(其中网络地址的主机地址位设置为 0),对于主机路由是 IP 地址,对于默认路由是 0.0.0.0。mask subnetmask指定与网络目标地址相关联的网掩码(又称之为子网掩码)。子网掩码对于 IP 网络地址可以是一适当的子网掩码,对于主机路由是 255.255.255.255 ,对于默认路由是 0.0.0.0。如果忽略,则使用子网掩码 255.255.255.255。定义路由时由于目标地址和子网掩码之间的关系,目标地址不能比它对应的子网掩码更为详细。换句话说,如果子网掩码的一位是 0,则目标地址中的对应位就不能设置为 1。Gateway指定超过由网络目标和子网掩码定义的可达到的地址集的前一个或下一个跃点 IP 地址。对于本地连接的子网路由,网关地址是分配给连接子网接口的 IP 地址。对于要经过一个或多个路由器才可用到的远程路由,网关地址是一个分配给相邻路由器的、可直接达到的 IP 地址。metric Metric为路由指定所需跃点数的整数值(范围是 1 ~ 9999),它用来在路由表里的多个路由中选择与转发包中的目标地址最为匹配的路由。所选的路由具有最少的跃点数。跃点数能够反映跃点的数量、路径的速度、路径可靠性、路径吞吐量以及管理属性。if Interface指定目标可以到达的接口的接口索引。使用 route print 命令可以显示接口及其对应接口索引的列表。对于接口索引可以使用十进制或十六进制的值。对于十六进制值,要在十六进制数的前面加上 0x。忽略 if 参数时,接口由网关地址确定。/?在命令提示符显示帮助。注释路由表中 跃点数 一列的值较大是由于允许 TCP/IP 根据每个 LAN接口的 IP 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的配置自动确定路由表中路由的跃点数造成的。默认启动的自动确定接口跃点数确定了每个接口的速度,调整了每个接口的路由跃点数,因此最快接口所创建的路由具有最低的跃点数。要删除大跃点数,请在每个 LAN 连接的 TCP/IP 协议的高级属性中禁用自动确定接口跃点数。如果在 systemrootSystem32DriversEtc 文件夹的本地网络文件中存在适当的条目,名称可以用于 Destination。只要名称可以通过“域名系统” (DNS) 查询这样的标准主机名解析技术分解为 IP 地址,就可以将其用于 Gateway,DNS 查询使用存储在 systemrootSystem32DriversEtc 文件夹下的本地主机文件和 NetBIOS 名称解析。如果是 print 或 delete 命令,可以忽略 Gateway 参数,使用通配符来表示目标和网关。Destination 的值可以是由星号 (*) 指定的通配符。如果指定目标含有一个星号 (*) 或问号 (?),它被看作是通配符,只打印或删除匹配的目标路由。星号代表任意一字符序列,问号代表任一字符。例如, 10.*.1, 192.168.*、 127.* 和 *224* 都是星号通配符的有效使用。使用了无效的目标和子网掩码(网掩码)值的组合,会显示“Route:bad gateway address netmask”错误消息。目标中有一位或多位设置为 1,而其在子网掩码中的对应位设置为 0 时会发生这个错误。可以通过二进制表示法表示目标和子网掩码来检查这种情况。以二进制表示的子网掩码包括表示目标网络地址部分的一连串的 1 和表示目标主机地址部分的一连串的 0 两个部分。查看目标以确定目标的主机地址部分(由子网掩码所定义)是否有些位设置成了 1。只有 Windows NT 4.0、Windows 2000、Windows Millennium Edition 和 Windows XP 的 route 命令支持 -p 参数。Windows 95 或 Windows 98 的 route 命令不支持该参数。只有当网际协议 (TCP/IP) 协议在 网络连接中安装为网络适配器属性的组件时,该命令才可用。范例要显示 IP 路由表的完整内容,请键入:route print要显示 IP 路由表中以 10. 开始的路由,请键入:route print 10.*要添加默认网关地址为 192.168.12.1 的默认路由,请键入:route add 0.0.0.0 mask 0.0.0.0 192.168.12.1要添加目标为 10.41.0.0,子网掩码为 255.255.0.0,下一个跃点地址为 10.27.0.1 的路由,请键入:route add 10.41.0.0 mask 255.255.0.0 10.27.0.1要添加目标为 10.41.0.0,子网掩码为 255.255.0.0,下一个跃点地址为 10.27.0.1 的永久路由,请键入:route -p add 10.41.0.0 mask 255.255.0.0 10.27.0.1要添加目标为 10.41.0.0,子网掩码为 255.255.0.0,下一个跃点地址为 10.27.0.1,跃点数为 7 的路由,请键入:route add 10.41.0.0 mask 255.255.0.0 10.27.0.1 metric 7要添加目标为 10.41.0.0,子网掩码为 255.255.0.0,下一个跃点地址为 10.27.0.1,接口索引为 0x3 的路由,请键入:route add 10.41.0.0 mask 255.255.0.0 10.27.0.1 if 0x3要删除目标为 10.41.0.0,子网掩码为 255.255.0.0 的路由,请键入:route delete 10.41.0.0 mask 255.255.0.0要删除 IP 路由表中以 10. 开始的所有路由,请键入:route delete 10.*要将目标为 10.41.0.0,子网掩码为 255.255.0.0 的路由的下一个跃点地址由 10.27.0.1 更改为 10.27.0.25,请键入:route change 10.41.0.0 mask 255.255.0.0 10.27.0.25route 的命令routing ip add/delete/set/show interface 在指定接口上添加、删除、配置或显示常规 IP 路由设置。routing ip add/delete/set/show filter 在指定接口上添加、删除、配置或显示 IP 数据包筛选器。routing ip add/delete/show boundary 在指定接口上添加、删除或显示多播边界设置。routing ip add/set ipiptunnel 添加或配置 IP 中的 IP 接口。routing ip add/delete/set/show rtmroute 添加、配置或显示不持续的路由表管理器路由。routing ip add/delete/set/show persistentroute 添加、删除、配置或显示持续路由。routing ip add/delete/set/show preferenceforprotocol 添加、删除、配置或显示路由协议的优先级。routing ip add/delete/set/show scope 添加、删除或显示多播作用域。routing ip set/show loglevel 配置或显示全局 IP 记录等级。routing ip show helper 显示 IP 的所有 Netsh 实用程序子环境。routing ip show protocol 显示所有正在运行的 IP 路由协议。routing ip show mfe 显示多播转发项。routing ip show mfestats 显示多播转发项统计。routing ip show boundarystats 显示 IP 多播边界。routing ip show rtmdestinations 显示路由表管理器路由表中的目标。routing ip show rtmroutes 显示路由表管理器路由表中的路由。routing ip nat set/show global 配置或显示全局网络地址转换 (NAT) 设置。routing ip nat add/delete/set/show interface 添加、删除、配置或显示指定接口的 NAT 设置。routing ip nat add/delete addressrange 在 NAT 接口公用地址池中添加或删除一个地址范围。routing ip nat add/delete addressmapping 添加或删除 NAT 地址映射。routing ip nat add/delete portmapping 添加或删除 NAT 端口映射。routing ip autodhcp set/show global 配置或显示全局 DHCP 分配器参数。routing ip autodhcp set/show interface 配置或显示指定接口的 DHCP 分配器设置。routing ip autodhcp add/delete exclusion 在 DHCP 分配器地址范围中添加或删除一个排除范围。routing ip dnsproxy set/show global 配置或显示全局 DNS 代理参数。routing ip dnsproxy set/show interface 配置或显示指定接口的 DNS 代理参数。routing ip igmp set/show global 配置或显示 IGMP 全局设置。routing ip igmp add/delete/set/show interface 在指定接口上添加、删除、配置或显示 IGMP。routing ip igmp add/delete staticgroup 添加或删除指定接口的静态多播组。routing ip igmp show grouptable 显示 IGMP 主机组表。routing ip igmp show ifstats 显示每个接口的 IGMP 统计。routing ip igmp show iftable 显示每个接口的 IGMP 主机组。routing ip igmp show proxygrouptable 显示 IGMP 代理接口的 IGMP 组表。routing ip igmp show rasgrouptable 显示远程访问服务器所使用的 Internet 接口的组表。routing ip ospf set/show global 配置或显示全局 OSPF 设置。routing ip ospf add/delete/set/show interface 在指定接口上添加、删除、配置或显示 OSPF。routing ip ospf add/delete/set/show area 添加、删除、配置或显示 OSPF 区域。routing ip ospf add/delete/show range 在指定的 OSPF 区域上添加、删除、配置或显示范围。routing ip ospf add/delete/set/show virtif 添加、删除、配置或显示 OSPF 虚拟接口。routing ip ospf add/delete/show neighbor 添加、删除、配置或显示 OSPF 邻居。routing ip ospf add/delete/show protofilter 添加、删除、配置或显示 OSPF 外部路由的路由信息源。routing ip ospf add/delete/show routefilter 添加、删除、配置或显示 OSPF 外部路由的路由筛选。routing ip ospf show areastats 显示 OSPF 区域统计。routing ip ospf show lsdb 显示 OSPF 链接状态数据库。routing ip ospf show virtifstats 显示 OSPF 虚拟链接统计。routing ip relay set global 配置“DHCP 中继代理程序”的全局设置。routing ip relay add/delete/set interface 在指定接口上添加、删除或配置“DHCP 中继代理程序”设置。routing ip relay add/delete dhcpserver 在 DHCP 服务器地址列表中添加或删除 DHCP 服务器的 IP 地址。routing ip relay show ifbinding 显示接口的 IP 地址绑定。routing ip relay show ifconfig 显示每个接口的“DHCP 中继代理程序”配置。routing ip relay show ifstats 显示每个接口的 DHCP 统计。routing ip rip set/show global 配置 IP 的 RIP 全局设置。routing ip rip add/delete/set/show interface 在指定接口上添加或配置 IP 的 RIP 设置。routing ip rip add/delete peerfilter 添加或删除 RIP 对等筛选器。routing ip rip add/delete acceptfilter 在接受的路由列表中添加或删除 RIP 路由筛选器。routing ip rip add/delete announcefilter 在公布的路由列表中添加或删除 RIP 路由筛选器。routing ip rip add/delete/show neighbor 添加或删除 RIP 邻居。routing ip rip set/show flags 在指定接口上配置 IP RIP 高级设置。routing ip rip show globalstats 显示全局 RIP 参数。routing ip rip show ifbinding 显示接口的 IP 地址绑定。routing ip rip show ifstats 显示每个接口的 RIP 统计。IPX netsh 路由命令routing ipx add/set staticroute 在 IPX 路由表中添加或配置静态 IPX 路由。routing ipx add/set staticservice 在 SAP 服务表中添加或配置静态 SAP 服务。routing ipx add/set filter 在指定的接口上添加或配置 IPX 数据包筛选器。routing ipx add/set interface 在请求拨号接口上启用 IPX 路由,或在指定的接口上配置 IPX 设置。routing ipx set global 配置全局 IPX 路由设置。routing ipx rip add/set filter 添加和配置 RIP 路由筛选器。routing ipx rip set global 配置全局 IPX 的 RIP 设置。routing ipx rip set interface 在指定接口上配置 IPX 的 RIP 设置。routing ipx sap add/set filter 添加或配置 SAP 服务筛选器。routing ipx sap set global 配置全局 IPX 的 SAP 设置。routing ipx sap set interface 在指定接口上配置 IPX 的 SAP 设置。routing ipx netbios add nbname 将静态 NETBIOS 名称添加到 IPX NetBIOS 名称表中。 routing ipx netbios set interface 在指定接口上配置基于 IPX 的 NetBIOS 设置。
      ospf路由表,邻居表详解

      TCP-IP协议详解(3) IP/ARP/RIP/BGP协议

      网络层(network layer)是实现互联网的最重要的一层。正是在网络层面上,各个局域网根据IP协议相互连接,最终构成覆盖全球的Internet。更高层的协议,无论是TCP还是UDP,必须通过网络层的IP数据包(datagram)来传递信息。操作系统也会提供该层的socket,从而允许用户直接操作IP包。 IP数据包是符合IP协议的信息(也就是0/1序列),我们后面简称IP数据包为IP包。IP包分为头部(header)和数据(Data)两部分。数据部分是要传送的信息,头部是为了能够实现传输而附加的信息(这与以太网帧的头部功能相类似,如果对帧感到陌生,可参看 小喇叭 一文)。IP协议可以分为IPv4和IPv6两种。IPv6是改进版本,用于在未来取代IPv4协议。出于本文的目的,我们可以暂时忽略两者的区别,只以IPv4为例。下面是IPv4的格式IPv4包 我们按照4 bytes将整个序列折叠,以便更好的显示与帧类似,IP包的头部也有多个区域。我们将注意力放在红色的发出地(source address)和目的地(destination address)。它们都是IP地址。IPv4的地址为4 bytes的长度(也就是32位)。我们通常将IPv4的地址分为四个十进制的数,每个数的范围为0-255,比如192.0.0.1就是一个IP地址。填写在IP包头部的是该地址的二进制形式。IP地址是全球地址,它可以识别”社区”(局域网)和”房子”(主机)。这是通过将IP地址分类实现的。IP class    From          To                Subnet MaskA           1.0.0.0       126.255.255.255    255.0.0.0B           128.0.0.0     191.255.255.255    255.255.0.0C           192.0.0.0     223.255.255.255    255.255.255.0每个IP地址的32位分为前后两部分,第一部分用来区分局域网,第二个部分用来区分该局域网的主机。子网掩码(Subnet Mask)告诉我们这两部分的分界线,比如255.0.0.0(也就是8个1和24个0)表示前8位用于区分局域网,后24位用于区分主机。由于A、B、C分类是已经规定好的,所以当一个IP地址属于B类范围时,我们就知道它的前16位和后16位分别表示局域网和主机。网络协议概览 中说,IP地址是分配给每个房子(计算机)的“邮编”。但这个说法并不精确。IP地址实际上识别的是网卡(NIC, Network Interface Card)。网卡是计算机的一个硬件,它在接收到网路信息之后,将信息交给计算机(处理器/内存)。当计算机需要发送信息的时候,也要通过网卡发送。一台计算机可以有不只一个网卡,比如笔记本就有一个以太网卡和一个WiFi网卡。计算机在接收或者发送信息的时候,要先决定想要通过哪个网卡。NIC路由器(router)实际上就是一台配备有多个网卡的专用电脑。它让网卡接入到不同的网络中,这样,就构成在 网络协议概览 中所说的邮局。比如下图中位于中间位置的路由器有两个网卡,地址分别为199.165.145.17和199.165.146.3。它们分别接入到两个网络:199.165.145和199.165.146。IP包的传输要通过路由器的接力。每一个主机和路由中都存有一个路由表(routing table)。路由表根据目的地的IP地址,规定了等待发送的IP包所应该走的路线。就好像下图的路标,如果地址是“东京”,那么请转左;如果地址是“悉尼”,那么请向右。A real world routing table比如我们从主机145.17生成发送到146.21的IP包:铺开信纸,写好信的开头(剩下数据部分可以是TCP包,可以是UDP包,也可以是任意乱写的字,我们暂时不关心),注明目的地IP地址(199.165.146.21)和发出地IP地址(199.165.145.17)。主机145.17随后参照自己的routing table,里面有三行记录:145.17 routing table (Genmask为子网掩码,Iface用于说明使用哪个网卡接口)Destination        Gateway             Genmask             Iface199.165.145.0      0.0.0.0             255.255.255.0       eth00.0.0.0            199.165.145.17      0.0.0.0             eth0这里有两行记录。第一行表示,如果IP目的地是199.165.145.0这个网络的主机,那么只需要自己在eth0上的网卡直接传送(“本地社区”:直接送达),不需要前往router(Gateway 0.0.0.0 = “本地送信”)。第二行表示所有不符合第一行的IP目的地,都应该送往Gateway 199.165.145.17,也就是中间router接入在eth0的网卡IP地址(邮局在eth0的分支)。我们的IP包目的地为199.165.146.21,不符合第一行,所以按照第二行,发送到中间的router。主机145.17会将IP包放入帧的payload,并在帧的头部写上199.165.145.17对应的MAC地址,这样,就可以按照 以太网与wifi协议 中的方法在局域网中传送了。中间的router在收到IP包之后(实际上是收到以太协议的帧,然后从帧中的payload读取IP包),提取目的地IP地址,然后对照自己的routing table:Destination        Gateway             Genmask             Iface199.165.145.0      0.0.0.0             255.255.255.0       eth0199.165.146.0      0.0.0.0             255.255.255.0       eth10.0.0.0            199.165.146.8       0.0.0.0             eth1从前两行我们看到,由于router横跨eth0和eth1两个网络,它可以直接通过eth0和eth1上的网卡直接传送IP包。第三行表示,如果是前面两行之外的IP地址,则需要通过eth1,送往199.165.146.8(右边的router)。我们的目的地符合第二行,所以将IP放入一个新的帧中,在帧的头部写上199.165.146.21的MAC地址,直接发往主机146.21。(在Linux下,可以使用$route -n来查看routing table)IP包可以进一步接力,到达更远的主机。IP包从主机出发,根据沿途路由器的routing table指导,在router间接力。IP包最终到达某个router,这个router与目标主机位于一个局域网中,可以直接建立连接层的通信。最后,IP包被送到目标主机。这样一个过程叫做routing(我们就叫IP包接力好了,路由这个词实在是混合了太多的意思)。整个过程中,IP包不断被主机和路由封装入帧(信封)并拆开,然后借助连接层,在局域网的各个NIC之间传送帧。整个过程中,我们的IP包的内容保持完整,没有发生变化。最终的效果是一个IP包从一个主机传送到另一个主机。利用IP包,我们不需要去操心底层(比如连接层)发生了什么。在上面的过程中,我们实际上假设了,每一台主机和路由都能了解局域网内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这是实现IP包封装(encapsulation)到帧的基本条件。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是通过ARP协议传播到局域网的每个主机和路由。每一台主机或路由中都有一个ARP cache,用以存储局域网内IP地址和MAC地址如何对应。ARP协议(ARP介于连接层和网络层之间,ARP包需要包裹在一个帧中)的工作方式如下:主机会发出一个ARP包,该ARP包中包含有自己的IP地址和MAC地址。通过ARP包,主机以广播的形式询问局域网上所有的主机和路由:我是IP地址xxxx,我的MAC地址是xxxx,有人知道199.165.146.4的MAC地址吗?拥有该IP地址的主机会回复发出请求的主机:哦,我知道,这个IP地址属于我的一个NIC,它的MAC地址是xxxxxx。由于发送ARP请求的主机采取的是广播形式,并附带有自己的IP地址和MAC地址,其他的主机和路由会同时检查自己的ARP cache,如果不符合,则更新自己的ARP cache。这样,经过几次ARP请求之后,ARP cache会达到稳定。如果局域网上设备发生变动,ARP重复上面过程。(在Linux下,可以使用$arp命令来查看ARP的过程。ARP协议只用于IPv4。IPv6使用Neighbor Discovery Protocol来替代ARP的功能。)我们还有另一个假设,就是每个主机和路由上都已经有了合理的routing table。这个routint table描述了网络的拓扑(topology)结构。如果你了解自己的网络连接,可以手写自己主机的routing table。但是,一个路由器可能有多个出口,所以routing table可能会很长。更重要的是,周围连接的其他路由器可能发生变动(比如新增路由器或者路由器坏掉),我们就需要routing table能及时将交通导向其他的出口。我们需要一种更加智能的探测周围的网络拓扑结构,并自动生成routing table。我们以北京地铁为例子。如果从机场前往朝阳门,那么可以采取2号航站楼->>三元桥->>东直门->>朝阳门。2号航站楼和朝阳门分别是出发和目的主机。而三元桥和东直门为中间的两个router。如果三元桥->>东直门段因为维修停运,我们需要更改三元桥的routing table,从而给前往朝阳门的乘客(IP包)指示:请走如下路线三元桥->>芍药居。然后依照芍药居的routing table前往朝阳门(芍药居->>东直门->>朝阳门)。一种用来生成routing table的协议是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它通过距离来决定routing table,所以属于distance-vector protocol。对于RIP来说,所谓的距离是从出发地到目的地途径的路由器数目(hop number)。比如上面从机场到朝阳门,按照2号航站楼->>三元桥->>东直门->>朝阳门路线,途径两个路由器,距离为2。我们最初可以手动生成三元桥的routing table。随后,根据RIP协议,三元桥向周围的路由器和主机广播自己前往各个IP的距离(比如到机场=0,团结湖=0,国贸=1,望京西=1,建国门=2)。收到RIP包的路由器和主机根据RIP包和自己到发送RIP包的主机的距离,算出自己前往各个IP的距离。东直门与三元桥的距离为1。东直门收到三元桥的RIP包(到机场的距离为0),那么东直门途径三元桥前往机场的距离为1+0=1。如果东直门自己的RIP记录都比这个远(比如东直门->>芍药居->>三元桥->>机场 = 2)。那么东直门更改自己的routing table:前往机场的交通都发往三元桥而不是芍药居。如果东直门自身的RIP记录并不差,那么东直门保持routing table不变。上述过程在各个点不断重复RIP广播/计算距离/更新routing table的过程,最终所有的主机和路由器都能生成最合理的路径(merge)。(RIP的基本逻辑是:如果A距离B为6,而我距离A为1,那么我途径A到B的距离为7)RIP出于技术上的原因(looping hops),认为距离超过15的IP不可到达。所以RIP更多用于互联网的一部分(比如整个中国电信的网络)。这样一个互联网的部分往往属于同一个ISP或者有同一个管理机构,所以叫做自治系统(AS,autonomous system)。自治系统内部的主机和路由根据通向外部的边界路由器来和其它的自治系统通信。各个边界路由器之间通过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来生成自己前往其它AS的routing table,而自治系统内部则参照边界路由器,使用RIP来决定routing table。BGP的基本工作过程与RIP类似,但在考虑距离的同时,也权衡比如政策、连接性能等其他因素,再决定交通的走向(routing table)。我们一开始讲述了IP包根据routing table进行接力的过程。为了顺利实现接力,我们又进一步深入到ARP和RIP/BGP。这三个协议都协助了IP传输。ARP让每台电脑和路由器知道自己局域网内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从而顺利实现IP包到帧的封装。RIP协议可以生成自治系统内部合理的routing table。BGP协议可以生成自治系统外部的routing table。在整个过程中,我们都将注意力放在了IP包大的传输过程中,而故意忽略一些细节。 而上面的IP接力过程适用于IPv6。【TCP/IP详解】系列教程互联网协议入门 1互联网协议入门 2TCP-IP协议详解(1)网络协议概观TCP-IP协议详解(2) 以太网与WiFi协议TCP-IP协议详解(3) IP/ARP/RIP/BGP协议TCP-IP协议详解(4)IPv4与IPv6地址TCP-IP协议详解(5)IP协议详解TCP-IP协议详解(6) ICMP协议TCP-IP协议详解(7) UDP协议TCP-IP协议详解(8) TCP协议与流通信TCP-IP协议详解(9) TCP连接TCP-IP协议详解(10) TCP滑窗管理TCP-IP协议详解(11) TCP重传TCP-IP协议详解(12) TCP堵塞控制TCP-IP协议详解(13) DNS协议TCP-IP协议详解(14) CIDR与NATTCP-IP协议详解(15) HTTP协议概览 图解TCP-IP协议
      TCP-IP协议详解(3) IP/ARP/RIP/BGP协议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79932.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