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bus通讯协议与R485通讯协议的区别?可以通用吗?
一、不存在通用不通用,而是相互依存;RS485是端口协议,modbus是协议;modbus离不开485,485也离不开MODBUS。二、区别Modbus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标准、开放:用户可以免费、放心地使用Modbus协议,不需要交纳许可证费,也不会侵犯知识产权。目前,支持Modbus的厂家超过400家,支持Modbus的产品超过600种。2、Modbus可以支持多种电气接口:如RS-232、RS-485等,还可以在各种介质上传送,如双绞线、光纤、无线等。3、Modbus的帧格式简单、紧凑,通俗易懂。用户使用容易,厂商开发简单。RS485通信端口协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MODBUS通信协议是RS485通信端口协议里面的一种。2、RS-485的电气特性:逻辑“1”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V表示;逻辑“0”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V表示。接口信号电平比RS-232-C降低了,就不易损坏接口电路的芯片, 且该电平与TTL电平兼容,可方便与TTL 电路连接。3、 RS-485的数据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 。4、RS-485接口强,即抗噪声干扰性好。5、RS-485接口的最大传输距离标准值为4000英尺,实际上可达 3000米(理论上的数据,在实际操作中,极限距离仅达1200米左右),另外RS-232-C接口在总线上只允许连接1个收发器,即单站能力。而RS-485接口在总线上是允许连接多达128个收发器。扩展资料Modbus是工业上广泛使用的通讯协议,基于各种应用,Modbus有RTU、ASCII和TCP三种协议,这三种协议普遍应用在工业上的设备。1、Modbus协议是一个master/slave架构的协议。有一个节点是master节点,其他使用Modbus协议参与通信的节点是slave节点。每一个slave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2、在串行和MB+网络中,只有被指定为主节点的节点可以启动一个命令(在以太网上,任何一个设备都能发送一个Modbus命令,但是通常也只有一个主节点设备启动指令)。3、一个ModBus命令包含了打算执行的设备的Modbus地址。所有设备都会收到命令,但只有指定位置的设备会执行及回应指令(地址0例外,指定地址0的指令是广播指令,所有收到指令的设备都会运行,不过不回应指令)。4、所有的Modbus命令包含了检查码,以确定到达的命令没有被破坏。基本的ModBus命令能指令一个RTU改变它的寄存器的某个值,控制或者读取一个I/O端口,以及指挥设备回送一个或者多个其寄存器中的数据。5、有许多modems和网关支持Modbus协议,因为Modbus协议很简单而且容易复制。它们当中一些为这个协议特别设计的。有使用有线、无线通信甚至短消息和GPRS的不同实现。不过设计者需要克服一些包括高延迟和时序的问题。参考资料百度百科-Modbus通讯协议百度百科-RS-485协议
RS485是接线口 modbus是协议。他是建立在RS485是接线口的基础上进行通讯的。所以modbus离不开485,485也离不开MODBUS前半部分说的基本正确,(RS485是接线口)与(485也离不开MODBUS) 回答错误RS485不不完全是接线口,它是一种电气标准,包含机械特性,电气特性等特点,可以找一些通信书籍看看,描述有很多特点; 485也离不开MODBUS,理解也狭隘了,用485通信的规约很多,modbus只是其中比较常用的有一种规约,如IEC103,CDT等全是RS485通信方式,还有一点modbus不完全在RS485通信方式,还有TCP方式,modbus plus有详细介绍,很简单
首先分清modbus通讯协议本身就是一种协议,在硬件开发中属于协议层开发。 R485不是通讯协议,只是一种硬件接口。属于物理层。MODBUS是一种软件协议,规定了一种语言。而RS485相当于喇叭。MODBUS可以跑在RS485上,也能跑在RS232上,也能跑在POWERBUS。RS485只是一种硬件接口,他只是把来自单片机UART的信号,翻转电平进行传输,并驱动线缆。所以RS485其实只是一种硬件接口驱动芯片。同理。 RS485上可以用MODBUS,也能用其他自拟协议。协议只是软件。
有区别: MODBUS通信协议是RS485通信端口协议里面的一种MODBUS通信协议里有:TCP/IP 、RS485方式有RTU和ASCII码 而RS485是端口协议:遵守RS485通信协议的通信方式有:MPI、PPI、MODBUS、PROFBUS_DP等等
RS485是一种串行通讯标准,包含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定义了传输的物理层。RS485是端口协议:遵守RS485通信协议的通信方式有:MPI、PPI、MODBUS、PROFBUS_DP等等 ,MODBUS通信协议是RS485通信端口协议里面的一种,可以使用RS485接口传输

小型plc中,常用的工业协议有哪些啊? modbus? 还有什么
Modbus RTU 自由口 以太网通讯

现在的工业以太网使用什么通讯协议,MODBUS和OPC-UA哪个好?
OPC最初是作为一种标准协议开发的,可以与诸如可编程控制器(PLC),SCADA系统(监控和数据采集)以及许多其他工业控制系统和设备之类的设备进行通信。使用OPC,有一台服务器以其本机语言/协议与设备通信,然后以标准OPC格式公开该数据。然后,OPC客户端可以使用该数据。OPC DA最初设计为传输相当简单的数据类型,例如模拟量(温度,压力,流速等)和离散量(机器/设备状态,例如泵开/关,阀门打开/关闭,电动机运行/停止等)。传感器数据,而OPC UA允许传感器数据以及其他数据(如警报和事件)以及其他数据类型。OPC UA是OPC DA的后继产品。因此,Predix OPC UA组件是OPC UA服务器的客户端应用程序,OPC UA服务器将是与控制系统实际通信的软件。 Modbus是另一种已多年成为行业标准的协议。它最初由Modicon开发,用于与Modicon PLC通信,但已被其他供应商采用作为与这些其他设备进行通信的协议。像OPC一样,Modbus只是提供了一种相对简单的机制来与支持Modbus协议的设备(例如PLC,远程终端设备或RTU等)进行通信,然后将该数据提供给需要该数据的应用程序。例如,GE iFIX软件是一个HMI应用程序,它允许您构建实时显示,以可视化来自OPC,Modbus和其他使用这些协议进行通讯的类似工业控制器系统的传感器数据。 最重要的是,OPC UA和Modbus是用于与工业控制器/系统进行通信的协议。我们与这些系统进行通信,以便检索传感器数据(温度,压力,流速,振动数据,状态信息,例如泵是否运行等),然后将该数据转发到GE的Proficy Historian和/或进入云中的Predix时间序列数据库。
网页链接两种协议使用的场景不同。Modbus支持串口和网络,主要是工业设备间通信。OPC-DA和OPC-UA都是网络协议。Modbus协议更简单透明,数据量小时,使用起来简单方便高效(自己就可以开发),数据量大时,要分片读写,就不太方便了。OPC一般用的是标准套件,自己再开发很难,需要了解连接字符串,当数据量较大时,OPC批量建点方便。

通信协议有哪几种
在局域网中,通信协议也是比较多的,但常见的主要有三种,分别是TCPIP、NETBEUI和IPXISPX三种协议,而且需要了解的是,每种协议的应用环境也是不同的。 对于工业通信协议来说,种类也是比较多的,常见的主要有四种,分别是modbus ,RS-232、RS-4685、HART四种协议,除此之外还有MPI、串口通信、PROFIBUS,工业以太网等协议。
通信协议是指双方实体完成通信或服务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和约定。协议定义了数据单元使用的格式,信息单元应该包含的信息与含义,连接方式,信息发送和接收的时序,从而确保网络中数据顺利地传送到确定的地方。 在计算机通信中,通信协议用于实现计算机与网络连接之间的标准,网络如果没有统一的通信协议,电脑之间的信息传递就无法识别。 通信协议是指通信各方事前约定的通信规则,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各计算机之间进行相互会话所使用的共同语言。两台计算机在进行通信时,必须使用的通信协议。通信协议三要素通信协议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语法:即如何通信,包括数据的格式、编码和信号等级(电平的高低)等。语义:即通信内容,包括数据内容、含义以及控制信息等。定时规则(时序):即何时通信,明确通信的顺序、速率匹配和排序。 [2]特点通信协议具有层次性、可靠性和有效性。[2]体系结构分层通信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如下:将通信功能分为若干个层次,每一个层次完成一部分功能,各个层次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通信的功能。每一层只和直接相邻的两层打交道,它利用下一层提供的功能,向高一层提供本层所能完成的服务。每一层是独立的,隔层都可以采用最适合的技术来实现,每一个层次可以单独进行开发和测试。当某层技术进步发生变化时,只要接口关系保持不变,则其它层不受影响。 分层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每一层实现相对独立的功能,下层向上层提供服务,上层是下层的用户,各个层次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通信的功能。

工业控制通信协议有哪些?
工业控制通信协议有CANBUS、MODBUS、profibus等。 简介:1、作为ISO11898CAN标准的CANBus(ControLLer Area Net-work Bus),是制造厂中连接现场设备(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面向广播的串行总线系统,最初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开发用于汽车工业,后日渐增多地出现在制造自动化行业中。2、Modbus是由Modicon(现为施耐德电气公司的一个品牌)在1979年发明的,是全球第一个真正用于工业现场的总线协议。ModBus网络是一个工业通信系统,由带智能终端的可编程序控制器和计算机通过公用线路或局部专用线路连接而成。其系统结构既包括硬件、亦包括软件。它可应用于各种数据采集和过程监控。 3、PROFIBUS,是一种国际化.开放式.不依赖于设备生产商的现场总线标准。PROFIBUS传送速度可在 9.6kbaud~12Mbaud范围内选择且当总线系统启动时,所有连接到总线上的装置应该被设成相同的速度。广泛适用于制造业自动化、流程工业自动化和楼宇、交通电力等其他领域自动化。PROFIBUS是一种用于工厂自动化车间级监控和现场设备层数据通信与控制的现场总线技术。可实现现场设备层到车间级监控的分散式数字控制和现场通信网络,从而为实现工厂综合自动化和现场设备智能化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通信协议(communications protocol)是指双方实体完成通信或服务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和约定。协议定义了数据单元使用的格式,信息单元应该包含的信息与含义,连接方式,信息发送和接收的时序,从而确保网络中数据顺利地传送到确定的地方。 在计算机通信中,通信协议用于实现计算机与网络连接之间的标准,网络如果没有统一的通信协议,电脑之间的信息传递就无法识别。 通信协议是指通信各方事前约定的通信规则,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各计算机之间进行相互会话所使用的共同语言。两台计算机在进行通信时,必须使用的通信。通信协议具有层次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协议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语法:“如何讲”,数据的格式、编码和信号等级(电平的高低)。语义:“讲什么”,数据内容、含义以及控制信息。定时规则(时序):明确通信的顺序、速率匹配和排序。 将网络体系进行分层就是把复杂的通信网络协调问题进行分解,再分别处理,使复杂的问题简化,以便于网络的理解及各部分的设计和实现。分层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每一层实现相对独立的功能,下层向上层提供服务,上层是下层的用户;有利于交流、理解、标准化;协议仅针对某一层,为同等实体之间通信制定;易于实现和维护;灵活性较好,结构上可分割。
IEC 61158 8种类型现场总线 IEC 61158标准包括8种类型的现场总线,构成了8种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体系结构。3.1 Type 1 现场总路线1999年1季度出版的IEC 61158 TS 技术规范全面定义的现场总线称作Type 1现场总线。该现场总线的网络协议是按照ISO OSI参考模型建立的,它由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应用层,以及考虑到现场装置的控制功能和具体应用而增加的用户层组成。3.2 Type 2现场总线Type 2现场总线得到Contro1Net International(CI)组织的支持。ContrlNet的基础技术最早于1995年面世。该总线网络是一种用于对信息传送有时间苛刻要求的、高速确定性网络,同时,它允许传送无时间苛求的报文数据。由Type 2现场总线构成的系统结构可以看出,从工厂到设备的五层结构简化为信息层(ethernet)、控制层(controlNet)和现场层(deviceNet)三层结构。3.3 Type 3 现场总线Type 3 现场总线得到Profibus用户组织PNO的支持,德国西门子公司则是Profibus 产品的主要供应商。由该总线构成的系统体系结构可以看出,通信网络体系结构共分4级,最低一级执行器/变送器级采用ASI位总线(IEC TC17B标准),现场一级采用Profilbus-DP现场总线,车间单元一级采用Profibus-FMS总线,工厂一级使用工业Ethernet网络。3.4 Type 4 现场总线Type 4现场总线由丹麦Process-Data Sikebory Aps 从1983年开始开发,主要应用于啤酒、食品、农业和饲养业,现已成为EN50170欧洲标准的第1部分。它得到P—NET(Process automation Net)用户组织的支持,在现场大约有5000个应用系统。3.5 Type 5现场总线Type 5现场总线即为IEC定义的H2总线,它由Fieldbus Foundation(FF)组织负责开发,并于1998年决定全面采用已广泛应用于IT产业的高速以太网(highspeed ethernet HSE)标准。该总线使用框架式以太网(Shelf Ethernet)技术,传输速率从100Mbps到1Gbps或更高。HSE完全支持Type 1现场总线的各项功能,诸如功能块和装置描述语言等,并允许基于以太网的装置通过一种连接装置与H1装置相连接。连接到一个连接装置上的H1装置无须主系统的干予就可以进行对等层通信。连接到一个连接装置上的H1装置同样无须主系统的干预也可以与另一个连接装置上的H1装置直接进行通信。HSE总线成功地采用CSMA/CD链路控制协议和TCP/IP传输协议,并使用了高速以太网IEEE802.3μ标准的最新技术。3.6 Type 6现场总线Type 6 Swiftnet现场总线由美国SHIP STAR协会主持制定,得到美国波音公司的支持,主要用于航空和航天等领域。该总线是一种结构简单、实时性高的总线,协议仅包括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在标准中没有定义应用层。3.7 Type 7现场总线成立于1987年的WorldFIP协会制定并大力推广Type 7现场总线。WorldFIP协议是EN50170欧洲标准的第3部分,物理层采用IEC 61158.2标准,其产品在法国占有60%市场,在欧洲市场占有大约25%份额。它们广泛用于发电与输配电、加工自动化、铁路运输、地铁和过程自动化等领域。3.8 Type 8现场总线Type 8现场总线由德国Phoenix Contact公司开发,Interbus Club俱乐部支持。它是一种串行总线系统,适用于分散输入/输出,以及不同类型控制系统间的数据传输。协议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它已成为德国DIN19258标准。4.市场和技术发展需要单一的现场总线5.现场总线转向Ethernet网络Ethernet网络出现于1975年,随后3 COM公司致力于使以太网的使用成为一个多供应商标准。199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纳了其1982年定的标准,正式成为ISO/IEC802.3国际标准。Ethernet从最初10Mbps以太网,过渡到100Mbps 快速以太网和交换式以太网,直至发展到今天的千兆以太网和光纤以太网。可以说,开放的Ethernet是20多年来发展最成功的网络技术,并导致了一场信息技术的革命。过去一直认为,Ethernet是为IT领域应用而开发的,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只能得到有限应用,这是由于:①Ethernet采用CSMA/CD碰撞检测方式,在网络负荷较重(大约40%)时,网络的确定性(determinism)不能满足工业控制的实时要求;②Ethernet所用的接插件(connector)、集线器(hub)、交换机(switches)和电缆(cable)等是为办公室应用而设计的,不符合工业现场恶劣环境的要求;③在工厂环境中,Ethernet抗干扰(EMI)性能较差。若用于危险场合,以太网不具备本质安全性能;④Ethernet网还不具备通过信号线向现场仪表供电的性能。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上述问题正在讯速得到解决。为了促进Ethernet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国际上成立了工业以太网协会(Industrial Ethernet Association),并与美国ARC Advisory Group、AMR Research研究中心和Gartner Group等机构合作开展工业以太网关键技术的研究。加上各大网络公司、自动化公司(如西门子公司)等的努力,可以预见,象当年PC进入工业自动化领域一样,Ethernet/IP将会十分迅速地进入工业控制系统的各级网络匈奴未灭!:引用 加为好友 发送留言 2005-6-8 14:57:00当前流行的几类现场总线5.3.1 基金会现场总线FF基金会现场总线FF是在过程自动化领域得到广泛支持和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一种技术。其前身是以美国Fisher-Rosemount公司为首,联合Foxboro、横河、ABB、西门子等80家公司制定的ISP协议和以Honeywell公司为首,联合欧洲等地150家公司制定的World FIP协议。这两大集团于1994年9月合并,成立了现场总线基金会,致力于开发出国际上统一的现场总线协议。基金会现场总线分为H1和高速H2两种通信速率。H1的传输速率为31.25Kbps,通信距离可达1.9km,可支持总线供电和本质安全防暴环境。H2的传输速率可为1Mbps和2.5Mbps两种,通信距离为750m和500m。物理传输介质可为双绞线、光缆和无线,其传输信号采用曼切斯特编码。基金会现场总线以ISO/OSI开放系统互连模型为基础,取其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应用层为FF通信模型的相应层次,并在应用层上增加了用户层。用户层主要针对自动化测控应用的需要,定义了信息存取的统一规则,采用设备描述语言规定了通用的功能块集。FF总线包括FF通信协议、ISO模型中的2~7层通信协议的通栈、用于描述设备特性及操作接口的DDL设备描述语言、设备描述字典,用于实现测量、控制、工程量转换的应用功能块,实现系统组态管理功能的系统软件技术以及构筑集成自动化系统、网络系统的系统集成技术。5.3.2 CAN总线CAN总线最早是由德国Bosch公司推出,用于汽车内部测量与执行部件之间的数据通信协议。其总线规范已被ISO国际标准组织制定为国际标准,并且广泛应用于离散控制领域。它也是基于OSI模型,但进行了优化,采用了其中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应用层,提高了实时性。其节点有优先级设定,支持点对点、一点对多点、广播模式通信。各节点可随时发送消息。传输介质为双绞线,通信速率与总线长度有关。CAN总线采用短消息报文,每一帧有效字节数为8个;当节点出错时,可自动关闭,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5.3.3 LonWorks总线LonWorks技术是美国ECHELON公司开发,并与Motorola和东芝公司共同倡导的现场总线技术。它采用了OSI参考模型全部的七层协议结构。LonWorks技术的核心是具备通信和控制功能的Neuron芯片。Neuron芯片实现完整的LonWorks的LonTalk通信协议。其上集成有三个8位CPU。一个CPU完成OSI模型第一和第二层的功能,称为介质访问处理器。一个CPU是应用处理器,运行操作系统与用户代码。还有一个CPU为网络处理器,作为前两者的中介,它进行网络变量寻址、更新、路径选择、网络通信管理等。由神经芯片构成的节点之间可以进行对等通信。LonWorks支持多种物理介质并支持多种拓扑结构,组网方式灵活,其IS-78本安物理通道使得它可以应用于危险区域。LonWorks应用范围主要包括楼宇自动化、工业控制等,在组建分布式监控网络方面有较优越的性能。5.3.4 PROFIBUS总线 PROFIBUS是符合德国国家标准DIN19245和欧洲标准EN50179的现场总线,包括 PROFIBUS-DP、PROFIBUS-FMS、PROFIBUS-PA三部分。它也只采用了OSI模型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应用层。PROFIBUS支持主从方式、纯主方式、多主多从通信方式。主站对总线具有控制权,主站间通过传递令牌来传递对总线的控制权。取得控制权的主站,可向从站发送、获取信息。PROFIBUS-DP用于分散外设间的高速数据传输,适合于加工自动化领域。FMS型适用于纺织、楼宇自动化、可编程控制器、低压开关等。而PA型则是用于过程自动化的总线类型。
232 485 422 proforbus 还有我也不知道了.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80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