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485及ModBus是怎样实现遥控功能的?
RS485是一种工业控制领域常用的串行通讯方式,可实现最大1千米的直接通讯距离,是一种数据通讯信道的物理标准。MODBUS是一种工业数据通讯对话语言,定义了一系列的模拟量和开关量数据的读写指令格式和数据报文格式,可用于串口通讯和以太通讯等各种信道。 RS485+MODBUS,就是采用RS485通讯方式搭建控制设备与控制中心上位机的物理通讯信道,并通过MODBUS数据协议进行对话,实现上位机对控制设备的数据采集和控制。 RS485最大连接距离为1千米,如果距离较远,就需要串口转光纤,或者串口转4G、5G无线等通讯方式实现无距离限制的数据通讯,如果使用了通讯公司的光纤或4G、5G无线网络,当然会产生通讯费用。

组态王软件同modbus 485智能仪表怎么连接
modbus协议目前应用广泛的通讯协议,你要用组态王实现同智能仪表进行modbus协议通讯,首先你要知道智能仪表的每个参数的地址,比如台达VFD-M系列变频器输出频率地址是2103H。换算后等于48452 ,这样你就可以用组态王进行通讯了。其次就是建立通讯联系,硬件要一致,比如都使用RS485方式,软件格式也要一致,比如波特率、停止位等。三、建立通讯方式,就是modbus 要选对方式,而后就是建立变量、调用变量、运行了。
modbus协议的从站需要有个从站地址,因为这个协议是主从协议,1对多的,比如你现在用的485智能仪表,厂家给你协议说明书,上面写的从站地址03,你在组态王里就要相应选择从站地址03;比如你要读取仪表协议说明书前两个数据,内部地址为00 00,00 01,你设置好之后,组态王就将发送以下帧码给485仪表:03 03 00 00 00 02 C5 E9,第一个03指的是从站地址,第二个03指的是功能吗,00 00 指的是内部起始地址,00 02指的是读取数据个数,C5 E9是CRC校验码,确保数据准确无误的传输
仔细阅读你的智能仪表的通讯规约,你需要理解2个不同的地址概念,1.设备地址,2寄存器地址.设备地址应该很好理解,她是组网里从设备的唯一性地址,10进制,用来识别设备。寄存器地址根据功能码可以看出来,通讯规约里也有注明。寄存器的地址分0xxx,1xxx,2xxx,3xxx,4xxx,5xxx,6xxx等区域,分别对应不同的数据类型和功能码,用的最多的是3xxx和4xxx的寄存器地址,对应的功能码分别为04和03.数据类型是类似模拟量值,选2个byte的USHORT就行。

R485接口,MODBUS协议用的通讯电缆,是几芯,怎么接线
MODBUS协议用的通讯电缆,是2芯 电压 一正一负 所有通讯模块都是 正接正 负接负四芯电缆:考虑是否要给通讯模块供电 24Vdc一般买RVVP 4x1.01 RS485总线通讯概述RS485接口的通讯方式可以走Modbus-RTU协议,也可以走Modbus-TCP/IP协议,工控行业常用的还是RTU协议。RS485总线要用到RS-A和RS-B两根线,除了电源线外,只需要AB两根线即可实现多台设备的挂接。RS485总线通讯的拓扑图如下图所示。RS485通讯为主从式通讯方式,即在一个系统中有一个RS485主机,可以挂接多个RS485从机,主机定时发送轮询命令,查询从机的状态,从机收到轮询命令后回复相应的数据。其数据结构主要包括:地址、功能码、数据(寄存器地址、字节个数等)、校验码等。2 RS485总线的相关参数与之相关的重要参数有从机地址、通讯波特率、校验方式、数据位数、停止位等。每一台从机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不能重复,从机就是通过主机数据中的地址数据来判断主机的轮询对象的。主机和多台从机在通讯的时候,其通讯波特率必须一致,如果波特率不一致的话通讯不成功。数据位数一般为八位,停止位有1位或者2位,校验方式有奇校验、偶校验和无校验等。3 终端电阻 如果通讯距离比较短或者所挂接的从机设备比较少,那么终端电阻是可以不接的,但是随着距离的增加和从机设备的增多,信号在总线末端容易引起反射,导致通讯不稳定。为了 消除这种反射就会在总线的末端加一个终端电阻,终端电阻的经验值一般为120Ω。
RS483通讯连接,采用双芯屏蔽线,也就是外皮里面有一层铜网屏蔽层的那种信号线,可提高485的抗干扰性能,接线时红接485的R+,也就是485的正极,另一根线可能是蓝的或者绿的,接R-,也就是485的负极。485通讯的的两端都是正对正,负对负。

modbus通讯协议与R485通讯协议的区别?可以通用吗?
一、不存在通用不通用,而是相互依存;RS485是端口协议,modbus是协议;modbus离不开485,485也离不开MODBUS。二、区别Modbus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标准、开放:用户可以免费、放心地使用Modbus协议,不需要交纳许可证费,也不会侵犯知识产权。目前,支持Modbus的厂家超过400家,支持Modbus的产品超过600种。2、Modbus可以支持多种电气接口:如RS-232、RS-485等,还可以在各种介质上传送,如双绞线、光纤、无线等。3、Modbus的帧格式简单、紧凑,通俗易懂。用户使用容易,厂商开发简单。RS485通信端口协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MODBUS通信协议是RS485通信端口协议里面的一种。2、RS-485的电气特性:逻辑“1”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V表示;逻辑“0”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V表示。接口信号电平比RS-232-C降低了,就不易损坏接口电路的芯片, 且该电平与TTL电平兼容,可方便与TTL 电路连接。3、 RS-485的数据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 。4、RS-485接口强,即抗噪声干扰性好。5、RS-485接口的最大传输距离标准值为4000英尺,实际上可达 3000米(理论上的数据,在实际操作中,极限距离仅达1200米左右),另外RS-232-C接口在总线上只允许连接1个收发器,即单站能力。而RS-485接口在总线上是允许连接多达128个收发器。扩展资料Modbus是工业上广泛使用的通讯协议,基于各种应用,Modbus有RTU、ASCII和TCP三种协议,这三种协议普遍应用在工业上的设备。1、Modbus协议是一个master/slave架构的协议。有一个节点是master节点,其他使用Modbus协议参与通信的节点是slave节点。每一个slave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2、在串行和MB+网络中,只有被指定为主节点的节点可以启动一个命令(在以太网上,任何一个设备都能发送一个Modbus命令,但是通常也只有一个主节点设备启动指令)。3、一个ModBus命令包含了打算执行的设备的Modbus地址。所有设备都会收到命令,但只有指定位置的设备会执行及回应指令(地址0例外,指定地址0的指令是广播指令,所有收到指令的设备都会运行,不过不回应指令)。4、所有的Modbus命令包含了检查码,以确定到达的命令没有被破坏。基本的ModBus命令能指令一个RTU改变它的寄存器的某个值,控制或者读取一个I/O端口,以及指挥设备回送一个或者多个其寄存器中的数据。5、有许多modems和网关支持Modbus协议,因为Modbus协议很简单而且容易复制。它们当中一些为这个协议特别设计的。有使用有线、无线通信甚至短消息和GPRS的不同实现。不过设计者需要克服一些包括高延迟和时序的问题。参考资料百度百科-Modbus通讯协议百度百科-RS-485协议
RS485是接线口 modbus是协议。他是建立在RS485是接线口的基础上进行通讯的。所以modbus离不开485,485也离不开MODBUS前半部分说的基本正确,(RS485是接线口)与(485也离不开MODBUS) 回答错误RS485不不完全是接线口,它是一种电气标准,包含机械特性,电气特性等特点,可以找一些通信书籍看看,描述有很多特点; 485也离不开MODBUS,理解也狭隘了,用485通信的规约很多,modbus只是其中比较常用的有一种规约,如IEC103,CDT等全是RS485通信方式,还有一点modbus不完全在RS485通信方式,还有TCP方式,modbus plus有详细介绍,很简单
首先分清modbus通讯协议本身就是一种协议,在硬件开发中属于协议层开发。 R485不是通讯协议,只是一种硬件接口。属于物理层。MODBUS是一种软件协议,规定了一种语言。而RS485相当于喇叭。MODBUS可以跑在RS485上,也能跑在RS232上,也能跑在POWERBUS。RS485只是一种硬件接口,他只是把来自单片机UART的信号,翻转电平进行传输,并驱动线缆。所以RS485其实只是一种硬件接口驱动芯片。同理。 RS485上可以用MODBUS,也能用其他自拟协议。协议只是软件。
有区别: MODBUS通信协议是RS485通信端口协议里面的一种MODBUS通信协议里有:TCP/IP 、RS485方式有RTU和ASCII码 而RS485是端口协议:遵守RS485通信协议的通信方式有:MPI、PPI、MODBUS、PROFBUS_DP等等
RS485是一种串行通讯标准,包含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定义了传输的物理层。RS485是端口协议:遵守RS485通信协议的通信方式有:MPI、PPI、MODBUS、PROFBUS_DP等等 ,MODBUS通信协议是RS485通信端口协议里面的一种,可以使用RS485接口传输

modbus通讯协议与485的联系,谢谢
485 是指 RS485 总线,串口通信网络 modbus通讯协议 是 基于硬件的 通信协议,可以是 485总线 modbus RTU ASCII,也可以是 以太网 modbus TCP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81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