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管理系统192.168.0.100(用户管理系统192.168.10.1)

      最后更新:2023-04-24 13:54:07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如何设置192.168.0.100路由器?

      通过在电脑的浏览器中输入路由器的IP地址192.168.0.100并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到路由器的后台进行设置,具体的方法如下:1、在电脑的浏览器地址中输入192.168.0.100,按回车键进入到浏览器的登录界面。2、在该路由器的登录界面中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按钮。3、登录进入到该路由器的后台以后,点击导航栏的接口设置,如WLAN设置,可以看到主界面的网络上网账号等信息。(进入路由器以后可以针对其配置的工具进行多方面的设置)。4、还可以点击下方的LAN设置,这时可以看到该路由器的主界面IP设定的地址为192.168.0.100。5、如需要将该路由器的IP地址设置为192.168.1.1,则在该界面中输入该地址后点击保存按钮。6、稍等片刻之后即可看到当前连接上网的电脑的IP地址号段从192.168.0变成了192.168.1.1的号段了。注意事项:如将路由器中的IP地址进行了更改以后,则该路由器连接下的电脑中有手动默认网关的均需要进行修改,与路由器的IP地址保持一致。
      路由器192.168.0.100设置需要在后台管理中操作。在路由器后台管理中设置路由器步骤如下所示:1、在浏览器后台中输入路由器地址192.168.0.100,进入路由器设置向导。2、在路由器设置向导中,创建管理员登录密码。3、更改路由器上网方式。4、更改路由器无线密码后,完成路由器设置向导,即可使用。
      192.168.1.1是路由器最常用的ip地址,路由器所有操作(包括无线密码设置修改、路由器设置、路由器桥接)都需要登陆路由器管理页面,1921.168.1.1登陆打开密码忘记了办法就是恢复路由器出厂设置 。
      如何设置192.168.0.100路由器?

      192.168.0.100登录入口手机登录 进来看看

      1、无线路由器插上电,然后打开手机的WiFi设置,将手机连接至无线路由器的无线网络; 2、在手机的浏览器地址栏输入路由器网关地址(路由器背后标签上有的),这里以192.168.0.100为例;3、成功进入后就会弹出需要输入登录用户名和密码的界面,这个用户名和密码是路由器的底部标签也会有标识;4、根据自己的宽带选择宽带拨号、固定IP还是自动获取IP的上网方式,如果是拨号还需要输入【上网账号】和【密码】;5、在安全设置中找到【PSK密码】,一般选择WPA-PSK/WPA2-PSK加密方法,输入路由器的连接密码;输入完成后,点击页面下方的【保存】按钮,这个密码以后就是您的WiFi连接密码;随后需要重启并使用新的密码连接WiFi; 6、还可以设置登录路由器管理页面的用户名和密码,同样是输入后保存重启即可。
      192.168.0.100登录入口手机登录 进来看看

      管理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是多少

      普通发票管理系统的初始密码如果忘记的话,可以让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帮助修改为默认密码后,再登录进行想进行的操作。 普通发票管理系统可以到税务局网站下载,一般情况下普通发票管理系统是可以下载的,如果下载不了普通发票管理系统,应该是你操作错误,在国税网站的“下载中”-“软件下载”可以找到的。
      初始密码是空的。 一般电脑安装后默认用户就是Administrator,如果安装时没有输入密码,那么原始密码就是没有密码,提示输入密码时直接回车就能进入系统。 如果提示密码错误一般是安装时设置了密码,如果没有设置,很可能是病毒(如敲竹杠病毒)修改了初始密码。
      雨露计划的用户名是什么
      不同的管理系统的用户名都不一样,请找系统管理员咨询或联系软件厂商解决。
      管理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是多少

      统一身份认证的统一身份认证(IDS)系统

      1、IDS功能概述统一用户管理系统(IDS),实现网上应用系统的用户、角色和组织机构统一化管理,实现各种应用系统间跨域的单点登录和单点退出和统一的身份认证功能,用户登录到一个系统后,再转入到其他应用系统时不需要再次登录,简化了用户的操作,也保证了同一用户在不同的应用系统中身份的一致性。图: 统一身份认证示意图如上图所示,IDS通过WebService对外发布认证服务,实现了平台的无关性,能与各种主机、各种应用系统对接。另外,IDS还提供了一套标准的接口,保证的IDS与各种应用系统之间对接的易操作性。IDS的主要功能如下:1)用户管理 :实现用户与组织创建、删除、维护与同步等功能;2)用户认证:通过SOA服务,支持第三方认证系统;3)单点登录 :共享多应用系统之间的用户认证信息,实现在多个应用系统间自由切换;4)分级管理 :实现管理功能的分散,支持对用户、组织等管理功能的分级委托;5)权限管理: 系统提供了统一的,可以扩展的权限管理及接口,支持第三方应用系统通过接口获取用户权限。6)会话管理: 查看、浏览与检索用户登录情况,管理员可以在线强制用户退出当前的应用登录;7)支持Windows、Linux、Solaris等操作系统;支持Tomcat、WebLogic、WebSphere等应用服务器;支持SQL Server等数据库系统;2、IDS的结构统一身份认证通过统一管理不同应用体系身份存贮方式、统一认证的方式,使同一用户在所有应用系统中的身份一致,应用程序不必关心身份的认证过程。从结构上来看,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由统一身份认证管理模块、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器、身份信息存贮服务器三大部分组成。其中统一身份认证管理模块由管理工具和管理服务组成,实现用户组管理、用户管理;管理工具实现界面操作,并把操作数据递交给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在修改存贮服务器中的内容。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器向应用程序提供统一的Webservice认证服务。它接收应用程序传递过来的用户名和密码,验证通过后把用户的认证令牌返回给应用程序。身份存储服务器存储身份、权限数据。其中身份存储服务器可以选择关系型数据库、LDAP目录、AD等。另外可以将CA发放的数字证书存储在身份存储服务器。如下图所示:3、IDS的特点1)方便实用实现单点登录(SSO)。用户一次登录后,就可以依靠认证令牌在不同系统之间切换。IDS所有的管理功能都是基于页面实现的,管理员只要通过浏览器即可完成管理工作。提出了分级管理员的概念,使管理大量用户变成了可能。2)跨平台IDS的实现基于SOA架构接口采用SOAP XML标准,可跨平台与多种类型的应用系统对接3)支持多种身份存在方式支持通用关系型数据库LDAP目录Microsoft Active Directory(AD)4)安全可靠系统能够集成成熟的认证体系:CA,可以保证交易和企业内部活动中的身份不可抵赖,用户签名无法伪造。系统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支持HTTPS方式的数据加密传输,阻止数据被监听、分析。系统能够定义管理多种权限级别策略。
      统一身份认证的统一身份认证(IDS)系统

      用户管理

      Linux是个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所有要使用系统资源的用户都必须向管理员申请一个账号,然后以这个账号的身份进入系统。用户的账号一方面能帮助管理员对使用系统 的用户 进行跟踪,并控制他们对系统资源的访问;另一方面也能帮助用户组织文件,并为用户提供安全性保护。每个用户账号都拥有一个惟一 的用户 名和用户口令。用户在登录时输入正确 的用户 名和口令后,才能进入系统和自己的主目录。 实现用户的管理,要完成的工作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用户账号的添加、删除和修改。2、用户口令的管理。3、用户组的管理。首先Linux用户类别有:管理员,UID:root,0系统用户,UID:1-499(CentOS 6),1-999(CentOS 7)登陆用户,UID:>500(CentOS 6),>1000(CentOS 7)用户组类别:管理员组,GID:root,0系统组,GID:1-499(CentOS 6),1-1000(CentOS 7)普通组,GID:>500(CentOS 6),>1000(CentOS 7)Linux组的类别:用户的主要组(主组):每个有且仅有一个主要组,当用户创建时,自动创建一个与用户同名的组作为主要组。用户的附加组(辅助组):一个用户可以属于零个或多个辅助组。CentOS6和7的默认UID和GID不同,这个是由于/etc/login.defs文件里面的默认值所决定的Linux用户和组的主要配置文件/etc/passwd:用户及其属性信息(名称、UID、主组ID等)该文件里面一共有7项,包括# [root@centos ~]# cat  /etc/passwd# root(用户名):x(密码):0(UID):0(GID):root(注释):/root(家目录):/bin/bash(默认SHELL)假如把普通用户的UID更改成0,该普通用户会变成管理员账号,因为在Linux系统里面,识别管理员是否为管理员,就是查看用户的UID号码,为0则为管理员,在生产环境中,可能会把管理员root的账号改成其他名字,这样做是以防止黑客攻击root账号来进行破解。/etc/group:组及其属性信息getent group [groupname]# [root@centos7 ~]# cat /etc/group# root(主组):x(组密码):0(GID):gentoo(附加组的用户列表)组成员:将该组作为辅助组的成员列表。当成员先把该组当作辅助组,再转成主要组时,不改变。当成员离开该组时,被删除。/etc/shadow:用户密码及其相关属性# [root@centos 7~]# cat  /etc/shadow# root(用户名):$6$(加密方式为sha512加密)5wrv8BV(随机数,俗称盐)$n3wljU/4.OUa/X.RYOGbE3SX72vay1Qo1ZXiUNZhuQJIB7fdzE87gaCQiuiOZbin(用户密码):17110(从1970-1-1到最近一次修改的时间经过了多少天来表示):0(最小存活期,密码再过几天可以被更改):99999(最大存活期,密码过期时间):7(在正确登录时,密码过期前提醒时间):(在正确登录时,密码过期后几天账号会被锁定):(从1970年1月1日算起,多少天后帐号失效):(保留)上面这个设置了密码显示的用户。现在我们再新建一个用户看看[root@centos6 ~]# useradd wang[root@centos6 ~]# tail -1 /etc/shadowwang:!!:17015:0:99999:7:::我们会看见账号密码那里有两个!!,这表示账号被锁定,没有密码的话不允许该用户去登陆,假如有密码,但是那里还是有一个叹号的话,也表示账号被锁定,不对用户进行解锁的话该用户将无法登陆。假如没有叹号的话,该用户可以没有密码的情况下面直接登陆。不过该功能只能在CentOS 5版本和更老的版本可以实现,为了安全起见,从CentOS 6以后已经修正此问题。/etc/gshadow:组密码及其相关属性getent gshadow [groupname]# cat /etc/gshadow# root/(主组):(组密码):(组管理员列表):gentoo(附加组的用户列表)当用户不是该groupname的辅助组成员时,则需要输入密码,成功后临时以主要组的身份加入该组。当用户是该groupname的辅助组成员时,无需输入密码,将临时以主要组的身份加入该组,而其原有的主要组,临时变为辅助组。注意:为安全起见,现在一般都没有组密码,直接管理员指派,因为当其他用户知道了组密码,可以随意加入该组,这样的话就显得不安全。用户和组管理命令用户管理命令:   useradd   usermod  userdel组的管理命令:   groupadd   groupmod   groupdel用户管理命令useradd [options] username增加用户-u  UID username 创建用户时指定UID,(如不指定则Centos:500-60000, Centos7: 1000-60000)-o  配合-u选项使用,不检查UID的唯一性,可以与已存在的用户的uid相同-g  groupname username 创建用户时,指定主组为某个已存在的组(将不会再创建与用户同名的组)-G  group1[,group2] username  指定用户的辅助组,但GID要事先存在-N username 不创建私用组做主组,使用用户的主要组做主组-d  目录: 指定家目录(确保指定的家目录所在的上级目录要存在,且家目录本身不能存在)-c  备注  创建用户时指定描述信息-s  shell:指定默认shell,应该指定使用/etc/shells文件中出现的shell-r  创建系统用户 特点:CentOS 6: ID<500,CentOS 7: ID<1000 默认shell为/sbin/nologin-D  显示或更改默认设置  (默认值设定:/etc/default/useradd或/etc/login.defs文件中)(此命令相当于cat / etc/default/useradd)注:创建用户时的诸多默认设定配置文件为/etc/login.defsuseradd –D -s SHELL      -d是指定用户的家目录和登录shell注意:创建用户不加-d和-s是是系统默认的家目录(/home/qqq)和登录shell(/bin/bash)。useradd –D –b BASE_DIRuseradd –D –g GROUP[root@centos6 ~]# useradd -DGROUP=100HOME=/homeINACTIVE=-1EXPIRE=SHELL=/bin/bashSKEL=/etc/skelCREATE_MAIL_SPOOL=yes该命令,可以查看到创建用户时候的各项默认值例如更改其他用户默认的家目录和默认SHELL之类等等的参数就在这里面/etc/skel    家目录文件的来源,在此文件夹里面新建文件的话,创建新用户的时候会连指定的新文件一并创建/etc/login.defs  一些用户和组等创建的默认设置的文件usermod [options] username 修改指定用户(跟useradd命令使用方法类似)-u UID 更改用户的UID-g 组名  用户名 更改用户的主组-G "" username  或 usermod -G primarygroup username 清空用户所有的辅助组-aG  组名,可以追加辅助组而不用覆盖之前的组-s SHELL 更改用户的默认SHELL-c 注释-d home,跟-m同时用移动家目录数据,并将家目录移动到目的目录并改名 (不会创建,只修改/etc/passwd当中的家目录信息)-m 移动家目录数据,跟-d同时用-l 新的名字,把用户改名-e 指定过期日期yyyy-mm-dd-f days  指定密码过期之后多少天帐户过期-L 锁定指定用户,在/etc/shadow 里面加!    (同以上/etc/shadow的解释)-U 解锁用户,将/etc/shadow 里面的!号拿掉    (同以上/etc/shadow的解释)userdel [options] LOGIN 删除指定用户-r 连同家目录和邮箱一起删除组的管理命令groupadd [options] groupname 添加指定组-g:指定用户的GID-r groupname: 创建系统组     CentOS 6: ID<500   CentOS 7: ID<1000groupmod [options] GROUP 修改指定组-g newgid groupid: 修改组的GID-n  newgrpname oldgrpname: 修改组的组名groupdel [options] GROUP 删除指定组groupmems [options]  [action] 更改和查看组成员groupmems -a user_name | -d user_name | [-g group_name] | -l | -p  (CentOS 7才有此命令)options:-g, --group groupname 更改为指定组 (只有root)(查看组里有哪些用户)-l -g 用户名: 查看指定用户名组下面还有哪些用户属于此组-a    要增加的组切换用户或以其他用户身份执行命令切换用户的方式:su UserName:非登录式切换,即不会读取目标用户的配置文件,不改变当前工作目录su – UserName:登录式切换,会读取目标用户的配置文件,切换至家目录,完全切换root su至其他用户无须密码;非root用户切换时需要密码换个身份执行命令:su [-] UserName-c 'COMMAND'选项:-l –login:su -l UserName相当于su-UserName查看用户相关的ID信息id [OPTION]… [USER]-u: 查看用户的UID-g: 查看用户的GID-G: 查看用户的Groups-n: 查看用户的Name修改用户密码策略chage -l username 显示帐户的密码信息-d 指定密码的上次修改时间(yyyy-mm-dd)-d 0 则强制用户下次登录时必须修改密码-E 指定账户的过期时间-I 密码过期之后多少天帐户过期-m 设置最小存活时间-M 设置最大存活时间-W 设置密码过期前的提醒时间chage username 交互式修改用户的密码策略示例:chage -d 0 tom 下一次登录时强制重设密码chage -m 0 –M 42 –W 14 –I 7 tomchage -E 2016-09-10 tomgetent  passwd,shadow,gourp,gshadow  USERNAME/GROUPNAME直接查看指定用户/组里面的passwd,shadow,gourp,gshadow文件里面的内容其他命令总结:chsh:修改默认的shellchfn:修改用户注释finger:查看个人信息vipw:使用vim来编辑passwd文件vigr:使用vim来编辑group文件pwconv:pwconv命令用来开启用户的投影密码pwunconv:pwconv命令用来关闭用户的投影密码Linux系统里的用户和群组密码,分别存放在名称为passwd和group的文件中, 这两个文件位于/etc目录下。因系统运作所需,任何人都得以读取它们,造成安全上的破绽。投影密码将文件内的密码改存在/etc目录下的shadow和gshadow文件内,只允许系统管理者读取,同时把原密码置换为"x"字符,有效的强化了系统的安全性。批量增加用户和改密码newusers FILE(有格式的文件)  批量加用户  文件格式  /etc/passwd 文件的格式 root:x:0:0::/root:/bin/bashex. newusers user.txtchpasswd FILE (有格式的文件) 批量改密码 USERNAME:PASSWORDex. cat p.txt |chpasswd注意,按照以上步骤的方法批量添加完用户和密码以后,这些用户的家目录里面并没有配置,此时需要我们手动把这里面的配置复制到它们的家目录里面/etc/skel 这个文件甲下面的文件是关于用户初始配置里面的变量文件之类cp -r /etc/skel/.[^.]* /home/USERNAME练习:创建下面的用户、组和组成员关系名字为admins 的组用户natasha,使用admins 作为附属组用户harry,也使用admins 作为附属组用户sarah,不可交互登录系统,且不是admins 的成员,natasha,harry,sarah密码都是centosgroupadd adminsuseradd -G admins natashauseradd -G admins harryuseradd -s /sbin/nologin sarahecho centos |passwd --stdin natasha > /dev/nullecho centos |passwd --stdin harry > /dev/nullecho centos |passwd --stdin sarah > /dev/null /dev/null是一个特殊的设备,就是一个数据黑洞,吞噬送往该设备的所有数据,以后如果不想让屏幕有显示可以,会经常用到这个/dev/unll 的数据吞噬设备
      用户管理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83312.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