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2020-08-11 10:31:54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据报道,我国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号任务和行星探测重大工程小行星探测任务,已经于今日正式启动,未来将按照计划陆续发射升空,这也是我国2004年启动探月工程以来,又一系列重大创新科研工程活动。

中国探月工程回顾
2004年,中国探月工程正式启动,这项计划也被取名为“嫦娥工程”,因为在我国古代神话故事中,月球是嫦娥居住的地方。
我国探月工程一共分为三个阶段:无人月球探测阶段、载人登月阶段和建造月球基地阶段。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我国探月工程目前正处于第一阶段的收尾时期。
2007年,嫦娥一号正式发射升空拉开了我国探月工程的序幕;2010年,嫦娥二号顺利发射并且完成了各项任务后,预示着我国探月工程顺利开展;此后,嫦娥三号、嫦娥四号等纷纷抵达月球,并且圆满完成了各项既定任务。

在今年10月底,嫦娥五号也将发射升空,并且嫦娥五号还将完成一项特别的任务——从月球上采集土壤样本返回地球。
此外,预计明年发射嫦娥六号,也将从月球上开采样本运回地球,帮助我国科学家更好的了解月球,为登月和建造属于我国的月球基地而做准备。

这次公布的嫦娥七号,目前发射时间还没有确定,不过,它的任务却已经公开了,准备在月球南极着陆,对于月球的地形地貌、物质成分、空间环境等进行一系列的探测任务,同时,也将会再次采样返回地球。
未来,还将有嫦娥八号去月球进行科学探测,等到一切成熟,就将实施我国宇航员的载人登月任务了,非常令人期待。

我国载人登月工程何时开展?
如果说2020年之前,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探测器的发射任务,都是在为探月取样工作做准备,那么2020年10月底开始陆续进行的嫦娥五号到嫦娥八号等探月任务,则都是为了未来载人登月工程的顺利实施而进行的。
因为相较于上世纪60-70年代,美国为了和前苏联争夺航天强国的位置,为了登月而登月不同,如今伴随着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人类登月的目的,早已变成了在月球上进行科学考察研究,并且在月球上建造基地,在月球上实现长期工作居住。

所以,21世纪的载人登月工程,实际上是意义重大的,而且难度也要比20世纪的载人登月大很多,大家可以通过美国至今仍然无法依靠单方面力量重返月球,就可以窥探一二。所以,我国载人登月工程也是需要有条不紊的计划。
根据官方给出的数据,如果嫦娥五号在今年发射后,可以顺利完成采样返回地球的工作,那么,接下来大约在2030年前后,我国的宇航员将有机会登上月球,将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在月球之上,向全世界宣告月球,中国来了!

除了探月还有小行星取样返回!
在文章的开头我们说过,这次公布的未来航天项目,除了嫦娥七号之外,还有我国的小行星探测任务。
根据资料显示,最早在2019年4月,我国就已经发布了小行星探测任务的计划,如今,这项计划终于被提上日程,将通过一次性发射小行星探测器,完成小行星取样返回和彗星绕飞探测等任务,这次探测的小行星,则是距离我们很近的2016HO3。

为何要研究小行星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小行星的上面有着很多稀有矿产资源,同时,小行星作为太阳系中最庞大的家族,它们的数量以“万”为单位来计算,而且其中很多都对于地球有着很大的威胁。
比方说研究发现,引发恐龙灭绝的第五次生物大灭绝原因,就是一颗小行星撞上了地球,导致地球的气候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对小行星进行研究,可以通过了解小行星的形成和演化机制,来找到日后应对它的办法。
同时,小行星中也含有很多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对于研究地球生命的演化等,都有着很大的研究价值。

其实,在小行星探测方面,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已经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了,早在1991年,美国就已经对951号Gaspra小行星进行探测了。而日本方面也是经验颇丰,在2003年就发射了隼鸟小行星探测器,并且顺利完成了采样返回地球的工作。
由此可见,我国在航天探测方面的发展,相较于美国、日本等还是落后的,不过进入到21世纪之后,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也不断有捷报传来,未来势必也将有机会赶超,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资料来源
《中国青年报》7月30日文章《我国正在启动实施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号任务》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