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2020-03-11 13:53:28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2-020年,世界上大约有10次重要的空间科学发射。深空探测任务是亮点,主要侧重于行星科学,包括4次火星探测任务和1次月球探测任务。
在1月份发表了《2019年深空探测热点回顾》。范全林等人总结了2019年深空探测的成就,并对2020年深空探测任务进行了展望。

深空发射和太阳探测
在太阳深空探测方面,由欧空局(欧洲航天局)和美国航天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联合研制的太阳轨道器(SolO)于北京时间2月10日发射它将通过靠近太阳的观测实现人类首次太阳极像的科学探索之旅
9 SOlO任务的概念于1998年首次被披露,花了近20年来解决关键问题。最初预计在2017年发射,经过多次推迟,深空终于在今年2月发射。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范全林说,SolO探测器比90年代的太阳极地探测任务尤利西斯更接近太阳。它有望揭示超音速太阳风的起源和加速、太阳爆炸的机制以及其他重要的前沿科学问题,为恒星太阳物理学、空间天气研究和预测提供重要的科学知识。

太阳轨道探测器就位/遥感有效载荷(esa)

年中期戏剧火星探测
火星探测窗口间隔26个月,终于迎来了2020年新一轮火星探测爆发
|从1997年底到8月初,中国的第一次火星探测任务(HX 1号)、美国航天局的火星2020任务(火星2020)、欧空局与俄罗斯航天局合作的火星生物任务2020(火星2020)和阿联酋的火星希望将在一个月内相继发射。中国HX一号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轨道、着陆和巡逻探测。主要科学目标包括:火星形态和地质结构特征、火星表面土壤特征和水冰分布、火星表面物质组成、火星大气电离层和表面气候环境特征、火星物理场和内部结构
的范全林说,HX一号的成功将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独立掌握火星着陆巡逻探测技术的国家。

HX-1(照片来源:新华社)
“每个人都有宏伟而详细的工程和科学目标然而,简而言之,我国是第一个火星探索,具有挑战性的工程任务和全面的科学目标。美国是火星探索战略的分阶段任务之一。它评估了火星的可居住性,并为载人飞船铺平了道路。欧洲使团仍然关心过去和现在的生活迹象。”范全林说道

火星2020任务探测器有效载荷配置(美国航天局/JPL-加州理工学院)

压轴戏剧月球探测
嫦娥五号预计在2020年底发射,这是中国月球探测项目“盘旋、坠落、返回”三步目标的最后一次任务。
嫦娥五号将在月球锋面风暴北缘的莱姆克山附近软着陆。它将对着陆区进行地形和地质背景调查,完成中国第一次无人自动取样,并返回2公斤样品。
的范全林说,对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品进行系统和长期的实验室研究,可以更准确地描述月球内部冷却历史及其晚期岩浆演化过程,这将加深对月球起源和演化历史的理解。此外,
任务还将突破月球表面自动采样、样品包装保存、月球表面功率上升、月球轨道交会对接等关键技术。
截至2019年12月底,美国、俄罗斯(包括苏联)、欧洲航天局、日本和中国等世界主要航天国家和机构已完成256次深空探测任务。
深空探测依靠空间工程和空间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人类走出地球、探索深空“第五个前沿”的千年梦想。
论文还提到,经过半个多世纪,深空探测的科学内涵在空间、时间和生命三个维度上深化了。
在太空中,深空探测意味着越来越深,包括到达月球、探索火星、飞往外太阳系甚至星际空间;就时间而言,深空探测意味着深入观察时间,研究行星和其他天体的起源和演化,并通过取样和光谱学预测它们的未来。就生命而言,深空探测深入观察人类,研究生命的起源,寻找外星生命,甚至外星文明。199范全林说,2020年将有一次空间太阳物理学的深空探测任务和一次空间天文学的任务。如果计划进展顺利,中国空间站的核心模块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阿尔特弥斯项目1等任务也将为空间科学研究和实验提供平台。全文请参考《2019年深空探测热点回顾》。该论文发表在2020年1月13日的《科学技术先驱报》第1期上。
作者信息
作者:范全林、师鹏、李子杰、白清江、秦望
作者简介:范全林,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规划示范中心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空间科学发展战略与政策、空间气象学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