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2020-09-05 11:12:59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R e t n e w s | 第 573 期

“
疫情之后无接触购物的需求之下,无人零售似乎又迎来了春天,如何去看待这个行业?
文|周应梅
编辑|小荼
微信公众号ID|Retnews
疫情期间“无接触购物”“无人零售超市”再成为被关注的话题。而一些具备智能化技术的企业也在跃跃欲试。无人零售的风口又要来了吗?
此前“火神山”医院无人超市曾登上热搜,京东无人配送机器人也成为焦点。而今年2月,在Amazon Go无人便利店之后亚马逊又推出了无人零售新模型Amazon Go Grocery。
一些在生产自动化、机器智能化技术有多年积累的企业也开始更加关注起了无人零售。曾服务于中联重科、三一重工这些大公司工厂的湖南蓝天智能物流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天智能物流”)就在今年冒出了做高端智能货柜的想法,想让十几年的技术积累在新零售场景发挥作用。
事实上,无人货架、智能货柜、无人便利店前几年曾引起过不小热度,果小美、猩便利、缤果盒子、TakeGo这些名字都曾是行业里的明星。不过因为模式不成熟、资金消耗过快很多企业都在2018年放慢步伐甚至就此倒下。疫情之后无接触购物的需求之下,无人零售似乎又迎来了春天,如何去看待这个行业?
1 发掘新场景

现在智能售货机在场景上除了卖饮料、日用品,还有卖菜以及专卖自有产品等。出货方式也变得多样化,出货方式包括视觉识别视觉识别扫码、称重、FID等。
根据前瞻研究院的报告显示,自助售货机的主要投放场景主要在写字楼、工厂、医院、高校以及交通枢纽。
在2020上海国际智慧零售展(SRS)上,《新零售百科》注意到蓝天智能物流的产品与其他自助售货机品牌差别较大,首先产品机身比别人大了几倍,它的出货方式则是靠机器人手臂移动,与一般自助售货机扫码、称重出货方式不太一样。
蓝天智能物流技术负责人李灿对《新零售百科》表示,这不是成熟的产品,公司是刚刚切入无人零售这个领域。疫情时期关注到传统超市受影响较大,蓝天智能物流想把在工业领域积累高度自动化的技术应用到新行业来,主要想在在新零售领域做高端智能柜的定制。
此前蓝天智能物流一直在做的大型工厂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主做机器人自动化集成和仓储物流的自动化集成,服务对象包括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公司。目前蓝天智能物流的收入主要来自工业自动化服务,全年营收2亿元。
目前智能货柜定制化是一个比较普遍的做法,直接针对客户需求,试错成本较小。《新零售百科》观察到的一家公司华屹科技也早就在做定制化自助售货机,包括给泡泡玛特、B站、名创优品这些有的自己产品的公司做定制化机器,这些机子大小、出货方式都按照品牌特点来设计。
李灿表示,工厂无人化一直是走在前沿的,工业的无人化技术应用到针对C端用户的产品也将是一个新的方向。
在李灿看来,做无人零售切入可以很快,但是要做稳定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因为无人化对设备的性能要求是比较高。“大工厂它是不允许出故障的”,李灿表示,工业对设备性能和稳定性要求都非常严格,工业的稳定性要求是民用的好几倍,满足民用稳定性没有问题。
蓝天智能物流最大的优势还是研发,公司配有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和软件工程师,在工程自动化的制造、装配和控制环节都有研发经验,包括机械手、输送线、装配的翻转机、定位机、机器人都是自己生产的。而蓝天智能我目的就是将这些自动化集成能力承接B端用户的创意,为这些公司提供技术和硬件支持。
传统的售货机主要卖饮料和零食,没办法卖重的东西,蓝天智能物流可以解决让机器承载重的物品。现场展示的智能货柜,主要用机器人手臂托整箱产品的方式出货。
不过这样的机器成本不低,蓝天智能物流做智能货柜的成本几万块钱到几十万不等,现场智能货柜价位接近30万元。据《新零售百科》了解,一般市面上的智能货柜价格在几千元到几万元之间。李灿表示,智能货柜的价格与应用场景和机器的功能(包括冷藏、恒温等)都有关系,不同应用场景价格差异较大。
蓝天智能物流希望能在做常规产品的同时还能满足市面上的极端需求,比如对产品的形状和规格上要求比较独特的一些需求。李灿提到,没有定义设备的应用场景,主要是根据B端客户的需求来设计。
当被问到会针对哪些应用场景生产产品时李灿则表示不便透露,“我只能说应用场景非常广阔,远远不是我们想象的卖饮料、卖饼干、卖泡面。”李灿表示,与一些公司交流了发现有很好的应用场景,只是受制于目前的硬件水平。
而对于想走高端化智能柜定制的蓝天智能物流,未来还是面对着降低机器成本的挑战,李灿提到,在保证稳定性的同时也要降低设备的成本,之前做工业对成本不敏感,稳定性要求是第一,成本是次要的。而民用行业对成本可能比较敏感,不过量会比较大。
2 曾经的风口

自助售货机是无人零售最初的形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不过最终是在日本得到密集推广。据日本自动贩卖机系统工业协会统计的数据,2018年底日本有接近300万台自助售货机。国内自助售货机在2010年前后开始增长,前瞻研究院报告显示,国内自助售货机2016年到2018年经历高速增长。根据一家自助售货机品牌的数据,现在每年出货量在60万台到80万台。
事实上,2017年和2018年无人货架、无人值守便利店曾获得资本的大力追捧,IDG资本、红杉资本、纪源资本、启明创投等纷纷追加投资,阿里、京东、顺丰、蒙牛、娃哈哈加入布局,王兴个人也曾看好这个行业并参与投资。
不过2018年5月,无人货架头部企业果小美在模式未成熟的情况下快速布点资金消耗殆尽,最终以裁员关门收场。这家公司曾立志2018年底在全国铺设100万个网点,倒下之前约有10万个智能货架点。此后猩便利、缤果盒子等新星企业也在保留业务的基础上放慢扩张的步伐。资本也暂时收手。
无人零售是一个方向,也一直有人在做。在这个领域的公司有的已经做了十几年,有的成立几年,有的刚刚想入局,倒下一批又出现新的。要做长久其实还是看你到底能解决什么样的需求。
国际电商巨头亚马逊在2018年1月正式对外推出无人便利店Amazon Go布局新零售。Amazon Go最大的革新在于没有设置收银,消费者只需要一个Amazon Go账户和手机,进店扫描手机从店内拿下的货物会自动加入虚拟购物车或者退回,最终通过手机完成自动结算。Amazon Go主要给上班族提供早餐、午餐和小吃零售,目前Amazon Go官网显示门店数量共26家,分布在纽约、芝加哥、旧金山、西雅图四个城市,有四家暂停营业。
在初步规模化之后,其新业态无人杂货店Amazon Go Grocery也在今年2月开业。据悉,亚马逊还将考虑把Amazon Go的收银系统出售给其他的零售商,而在明年或将在亚马逊旗下全食超市(Whole Foods)推广。
显然经营无人超市和研发一套智能系统的成本不一样,亚马逊的最终的盈利方式可能还是在传统零售商中推广智能化系统。
一个事实是,线下零售市场的格局早已稳定,做线下零售无法彻底颠覆传统超市。而改进无人零售服务和消费者适应场景依然需要时间。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